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新目标:10年内成立一所民办大学
然而现实是,除了干农活,他还要在铁矿上打工,挖一吨铁矿石能挣二三十块钱。在用雷管炸开的黑漆漆的洞里,干电石燃烧的灯发出难闻的气味。他的衣服上还打着硬邦邦的补丁。
拥有一件新衣服和不再受苦受累,几乎是他最初离开家乡的全部理由。
后来,没人能想到,当年的“红腰带”能一路延长到北京。
有好几次,他都以为自己已经冲在了最前面。甚至在背上母亲用编织袋做成的背包、走出村庄的那一刻,他就觉得自己已经成功了。
这些“成功”的天花板不断被现实打破,他一次次意识到,自己面前永远有一堵更高的墙,墙外是更大的世界。
在长治一家汽车配件厂当临时工的时候,他是厂里最卖力的,当时只有一个去北京当保安的名额,就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保安培训基地时,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分到北大保安队的一班,三个月后,就当上了班长。
他终于拥有了自己买的新衣服,那是一件花了8块钱在地摊上买的白衬衣。对于每月工资几十块钱的他来说,这是最昂贵的东西,只有最重要、最干净的场合才会穿,洗衣粉都比别的衣服多用一点。
他穿着这件白衬衣坐上了去北京的大巴,又穿着它走进了考上北大后的第一次课堂。但是在那里,即使穿着那件最宝贝的白衬衣,他也不敢跟任何人讲话。
“有时候除了努力,我们没有更好的办法。”在最近一次全校讲话中,他对着几百名师生说。台下的学生们齐刷刷地仰着脸。他们穿着军绿色的制服和迷彩服,像极了张俊成当年的保安制服。看着他们,张俊成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自己。
这个“报告厅”其实就是学校的食堂,玻璃窗框上的绿色油漆已经剥落,舞台的前端坑洼不平。而坐在这里的一些学生家里,写“福”字只用得起白纸,墙面跟地面都是灰黄的。学校贫困生的比例为10%,每到过年过节,张俊成总会组织老师为他们送去米、面和油。
“这些东西也许就能让他们过好一个春节。”他想起自己小时候过春节,庆祝的方式就是喝到一碗肉汤。
现在,他要带着800多名学生活出更好的人生。从北大毕业回乡时,他带回了整整3麻袋的书,每到一处职业学校工作,就会把这些书都带过去。很多书都是北大的教授推荐的。
在北大上课的日子,他会陪着老教授一起在未名湖畔散步,听对方讲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也会接过教授开的书单,去地摊上一本一本地翻。“月底如果剩下三四十块钱,可能会都用来买书。”他把一本名为《书祭》的小说反复看了好多遍,里边的主人公需要每天拾粪,却经常趴在教室窗外偷听上课。他觉得这个人像极了自己。
那些书跟着他挤上了从北京回乡的火车,如今在一间图书室里,跟6种报纸、四五万本书放在一起。那是他为学生们打造的“外面的世界”。一次大雨,他担心图书被淋湿,在半夜两点赶到了学校。
编辑:梁霄
关键词:北大 保安 高考 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