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我的“七七级”:一个时代的记忆

2017年06月09日 11:17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1977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政治领域的拨乱反正、精神领域的思想解放、教育领域的正本清源,都为这个年代烙上了深刻的印记。这一年所发生的许多事情,让它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和缩影。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发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社会顿时沸腾。但是当大学招录制度改革的消息传到我插队的村庄时,大家对这个消息都将信将疑,因为高考已经停止十多年,这一消息公布后,许多人都怀疑是真考还是假考。我最初也没有把此事当真,因而并没有认真备考。但过了不到一个月,我的一位中学老师给我寄来一封信,他在信里叮嘱我说,我在中学是班里的学习尖子,有基础,有希望,不管消息是真是假,一定要参加这次高考,哪怕权当一试,也是难得的机遇。我回信说出了心中的顾虑,自己已经很多年没有摸教材,手头也没有数学、物理、化学等课本,不知道该复习什么,怎么复习。老师又很快回信,并随信给我寄来几本“文革”前的中学教材,再次鼓励我努力复习。就这样,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向生产大队请了假,回到小镇认真备考。我把自己关在小房间近半个月不出门,每天啃点红薯,吃点炒饭,醒了就看书,看累了就睡觉,就这样复习了半个月,迎来了考试的日子。我进考场之后,发现考场里面空座位不少,看来不少人最后还是放弃了。

考试的题目倒是很简单,第一天考政治,第一题是解释什么是“四人帮”。我看到这个题目,几乎要笑起来,觉得这题目太简单了。语文主要是翻译荀子的《劝学》,并写一篇题为《学雷锋的故事》的文章。这个我还比较熟悉,因为我的古文基础比较好,所以语文答题并没有遇到困难。难的是数学考试,题目虽然主要是小学数学知识,但由于多年没有看书学习了,最简单的题目也答不上来。我后来听一位招生老师说,我的数学考得很差,但好在语文很出色,把平均分拉上来了,才勉强被录取。我就这样误打误撞地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

我至今还记得,我正在田间除草时,一位乡村邮递员大声叫我的名字,然后给我送来了一封邮件。我打开一看,是大学录取通知书,我当时仍然不敢相信,请身边的几个人仔细看是不是真的,大家都确认无疑,我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进到大学以后,同学们聊起来,我才发现大家都有相似的经历,大家都是靠自己多年的老底子应付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一场改变了我们个人命运的考试。我后来才知道,“七七级”高考有570万名考生,但最终录取的人数不到5%,那一年也是高考恢复以来录取比例最低的一年。当时的考生们都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时刻准备接受祖国挑选。那次高考承载着太多的光荣与梦想,太多的记忆与情感,有的人直接从田头地边赶到考场,有的人携手儿女同进考场,有的人看完考试题就离开考场……作为“七七级”的大学生,我们经历了人生最重要的一场考试。

不可复制的特殊一代

“七七级”是激情燃烧年代的特殊一代。我们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工厂、车间、军队,许多人身上都留着泥土的气息。记得当时开学报到时,有人背着行李第一次走出乡村;有人挑着担子,手上还牵着自己的孩子;有的人身穿军装或车间的工作服走进校园。大家走到一起,住在一起,发现年龄差距极大,有“老三届”的,也有像我这样高中毕业只有两年多的,年龄甚至相差十多岁,大家走到一起成为同学,这也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现象。我记得就在进校的前一年,无论身居何处,人们都不敢轻言国事。然而,就是从我们进校后,国家政治环境逐渐发生变化,人们可以议论国家大事,可以提个人的想法。国家不仅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也进入了一个焕然一新的时代。

编辑:梁霄

关键词:时代 记忆 七七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