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校友捐赠渐成趋势 “爱的礼物”如何用好

2017年06月14日 11:21 | 作者:靳晓燕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以专业水平进行捐赠管理

“吸引国内外捐赠的能力将成为影响我国大学全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吸引捐赠资源的能力则取决于组织筹款与捐赠管理的专业化与治理水平。”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副教授余蓝表示。

国外一流大学吸引各路企业、富豪慷慨解囊的秘诀在哪里?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注重经营与校友的关系,将其作为长期的感情投资,同时辅以专业化的操作。

罗志敏向记者介绍,打开美国任一大学的网站,其首页上大都有类似“Give”这样的捐赠专区,告知访问者该校有哪些机构和项目需要捐赠以及如何捐赠。有关捐赠的接纳、税收减免、管理、使用等都是公开透明的。此外,还为捐赠者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和帮助,尽量降低捐赠者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由于缺乏完备的捐赠制度和配套体系,国内一些高校在收到捐款后,往往未及时公布去向、如何使用、有无审计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友捐赠的热情。

在资金使用方面,中国高校常常将校友捐赠用于硬件建设,如盖教学楼、建实验室或运动场馆等。王硕旺表示,而国外一流大学通常有完备的校友捐赠基金管理制度。校友所捐款项大多以留本基金的形式流入“基金池”,学校聘请专业的金融家负责资本运营。学校通常将基金红利用于学生奖学金资助、优质师资招聘、硬件设施改造等方面,很少动用本金,这就确保了校友捐赠基金的可持续增长。

“‘双一流’建设,仅仅靠政府资源是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世界顶尖大学都在寻求社会资源,扩大资源渠道多元化,发展大学基金就是走向多元化的重要途径。”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洪成文认为。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陈会民介绍,世界一流高校普遍采用捐赠讲席制度,吸引顶尖学者的加盟。我国大学在吸收社会捐赠方面,起步较晚,捐赠讲席制度并未全面铺开,还处于探索阶段。捐赠讲席制度是为精英学者、顶尖教授所设计的,获得捐赠讲席与奥运选手取得金牌一样无限光荣。这一荣誉由讲席教授、大学和捐赠者共同拥有,对潜在捐赠者的捐赠意愿有着积极的影响,非校友往往更看重这种荣誉而进行捐赠。

目前我国大学捐赠基金主要依赖于筹资捐赠,对于投资运作重视不足。调查显示,我国开展投资的大学基金会比例不足1/3。投资金额分布从几十万元到上亿元不等,在通货膨胀和管理成本的压力下,保值增值的目标面临较大挑战。

北京城市学院教师张辉认为,大学捐赠基金开展投资运作不仅是基金会的责任更是其义务,只有通过投资才能使基金保值,而消极管理只能导致基金随时间贬值,影响基金代际公平的长远目标。也只有通过投资,才能使基金增值,为大学发展及代际公平作出应有的贡献。他建议,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基金会的运作经验,通过建立专业团队,优化操作流程,做好全面风险管理,以实现基金运作效益的最大化。

“高校要用好校友捐赠的每一笔钱,要通过高度的财务信息公开,让校友真真切切地觉得他们捐赠的钱花得值。与此同时,对于捐赠资金的募集及使用,高校也要本着不损害办学自主权的这一原则,规范捐赠流程,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罗志敏说。

编辑:梁霄

关键词:校友 捐赠 礼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