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医生23年献血26900毫升 每天暴走8公里为血"保鲜"

2017年06月14日 15:08 | 作者:王恺凝 | 来源:武汉晚报
分享到: 

至今忘不了那位离世的患者

“有时候,他们没有等到血,就已经离世了。”郑凯永远忘不了那件令他无比痛心的往事。2004年,他正在同济医院从事院前急救,每天坐着120急救车穿梭于急救病人和医院之间。

有一次,郑凯到监利县人民医院接一个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年男病人。患者已经完全失去造血功能,需要大量输血。在他们赶到医院以前,患者已经用光了监利当地血库所有存血,荆州市血液中心也紧急赶往为患者送血的路上。但是患者病情太危重,最终没能等到生命用血。

期待奇迹的一家老小在病房久久不肯离开,孩子在空旷的走廊里跪地嚎啕大哭。“他很年轻,如果不是因为缺血,他能够坚持下来,也许还能等到骨髓移植……”

现在说起这些,郑凯依然有些哽咽:“我们在城市,似乎没有强烈地感受到血液的稀缺,但对于大多数的中国农村来说,血真的是太珍贵了。”

每天暴走8公里为血液“保鲜”

市血液中心已将郑凯列入“红榜”,一旦用血告急就会通知他来献血。根据《全国无偿献血奖励办法》,血液中心会根据献血者的献血次数为献血者颁发相关的证书。郑凯已经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银奖和“中国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等称号。

“献血让我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必须保持健康状态。”郑凯放弃开车上下班,坚持每天暴走8公里。他还买回健身器材,一有时间就锻炼身体:“我现在已经练出了6块腹肌,随时献血都没问题。”怕家人担心,他不得不把一大摞献血证藏到血液中心,到底有多少证自己也记不清楚了。

“献血不仅对身体无害,还可以清洁血液。”郑凯期待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献更多的血,救更多的人。

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常宇 蔡敏 聂东航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医生 保鲜 毫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