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高考填报志愿:APP眼花缭乱可靠吗?高价咨询靠谱吗?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龚雯 骆飞
如何填报志愿,选一所心仪的学校、一个合适的专业,成了不少学生和家长近日忙碌的大事儿。相比传统手翻指南、肉眼对比的“土法炼钢”,“互联网+”大数据为填报志愿提供了新路径。然而,市场上既有免费查询,也有动辄上万元的“一对一”专家辅导,让人眼花缭乱。业内认为,大数据有其高效便利的特点,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但也应理性看待,不要过度依赖。
从百度、支付宝到APP “高考志愿填报”五花八门
顾女士近来减少了刷朋友圈的频率,一有时间就研究怎么帮银川的外甥女选大学、挑专业,然而令她苦恼的是,与高考填报志愿有关的产品实在是太多。一开始用百度搜索“高考”,之后试过支付宝的“高考服务”,最后发现在手机应用里,与之相关的APP还有一大堆。
“填报志愿是个技术活,一般人很难做出最佳评估和选择。但就目前来看,APP上的信息非常分散,甚至还会有出入。”顾女士说。
记者下载了一款显示有23万次安装的“高考志愿君”APP。在设定“北京”“理科”“650分”三个条件后,看到的结果是“冲刺推荐”7所、“稳妥推荐”11所、“保底推荐”21所,但每一所学校的预测分数线都是6**,要查看需支付28元。记者注册并付费后,看到了上述39所推荐学校的预测分数线,比如南京大学661分、南开大学659分。据这款APP介绍,可查询全国3730所院校在不同省份的招生预测分数线和名次线。
相比28元、38元等差距不算太大的“估分选学校”“在线提问”,市场上“专家指导”或“一对一”的价格则是天差地别。比如“高考志愿君”需要1998元,“高考派”则是“预约线下咨询立即减免1000元”,另外“志愿无忧”的一对一咨询最低价约1万元,如果向老师了解职业规划还需额外酌情收费。但是,当记者询问老师来自哪里,客服只表示“是服务机构的老师,至于什么背景,要当面与老师了解,电话里不方便咨询”。
编辑:梁霄
关键词:高考 填报 志愿 靠谱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