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推荐 推荐

农村公路通达99.99%的乡镇

2017年06月20日 09:49 | 作者:刘志强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毛细血管更通达了

4年间新改建农村公路98万公里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普通百姓从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也是共产党人坚定的发展信念。被喻作交通“毛细血管”的农村公路,更是被亿万农民寄托着致富的希望。

十八大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兄弟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迎来了“客车通到家门口”的出行便利:2013—2016年,我国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98万公里。4年间,我国新增406个乡镇和5.96万个建制村通硬化路,全国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率分别达到99.0%和96.7%,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资金不足,曾是农村公路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近年来,在国家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支持力度的同时,一些地方也逐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甘肃省规定,县级财政按照每年每公里县道14000元、乡道7000元、村道2000元的标准筹措养护资金,省级、市州财政各按照每年每公里县道7000元、乡道3500元、村道1000元的标准筹措养护资金。通过完善分级投入机制,较好缓解了农村公路资金供需矛盾。

农村公路要建好,还得管好、护好、运营好。十八大以来,我国基本建立了“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体系,基本实现了“有路必管”;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97.5%,优良中等路率达到80.4%,“养必到位”的步伐逐步加快。为让农村公路更加安全,我国在十八大以来完成投资228.5亿元,累计处置了超过22.1万公里的农村公路安全隐患路段。

日子过得更红火了

公路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以前高速没通、得绕国道,速度提不起来,红绿灯也多,两天两夜才能到;这几年京昆高速陆续通了,全程只要20个小时左右。”每年春节,四川绵阳人杨戈总要从北京自驾回家,对高速公路的日新月异感受尤深。

公路建设的提速,拉近了地域间的时空距离,更提升了百姓的生活质量。

“道路通了,咱老百姓的心也通了!”在宁夏固原市火石寨乡,经营农家乐的农民老板王霞高兴地说。前两年,水云公路和景区道路修通后,景区游客日渐增多,一年能接待20万人次,比5年前翻了两番。“现在,一天收入1000元不成问题。”如今,她穿衣打扮也更时髦了,“看着游客怎么穿,咱就怎么买衣服,网上下单后,第二三天就能到,多方便!”

路通了,山外的人能走进来,山里的东西也能走出去。越来越多原本交通不便的地区因路而起、因路而兴、因路而富。

“以前1斤苹果顶多卖2块钱,现在,每斤收购价能到6块钱。”甘肃省静宁县的果农辛赟峰说。“苹果种到哪里,路就通到哪里。”近年来,静宁在苹果产区新建了610公里路,打通了物流、外销渠道,静宁的苹果卖得越来越好。如今,辛赟峰一年靠果树能赚10多万元,日子过得愈发殷实了。

“公路快速发展为人们出行和货物流通创造了舒适高效的通行条件,改善了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公路 高速公路 农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