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好好活着才是高考后最好的人生答卷
6月16日凌晨,一名17岁四川男孩在高考后与家长同游华山,凌晨独自外出后失联。经景区搜救,于次日下午在半山腰发现其已身亡,其QQ空间写有“吾去也,莫寻骸……”等文字,华阴警方初步调查排除刑事案件,目前专业搜救队正对其遗体进行救援。(见6月19日的中国青年网)
据当地警方初步调查,该男孩自杀的可能性比较大,排除了刑事案件和他杀的可能。问题是,“他成绩一直都还可以,高考结束后,没有发现孩子有什么反常现象。”他为什么要自杀呢?可能是心理上出现了某种疾病,一时转不过弯来。不管是不是,该男孩的死,不仅让家长悲痛欲绝,也让我们心痛不已:为什么高考后年年都有考生自杀呢?其背后的根源,值得考量。
当然,高考失利了,或者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分数,谁都会伤心。但考得不好,并非人生没有前途,并非人生全部失利,只是错失了一次良好的机会而已。而人生的机会多如牛毛,只要不气馁,条条道路通罗马,以后还有更多的人生机会可选择。问题是,有些考生就是想不通,不明白此理,不仅出现了心理障碍,还选择自杀逃避。这让人不禁要问:家长、社会和学校如何引导高考失利者?高考失利者又该如何看待高考分数呢?确实该认真深思了。
时下,许多家长把自己的理想押在孩子身上,让孩子不仅为自己读书,还要为家庭读书,压力大,一旦考不好,感觉对不起父母。这种误区让孩子背上了太多的情感债,导致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容易走向极端。加上高考后过分炒作和不良的社会氛围,让高考失利者有种被社会抛弃的感觉,找不到生活的北,做出傻事来。可见,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高考成绩和前途,家长、社会和学校都应该理性,不能抱着“一考定终身”的态度,而应该理解孩子脆弱的心灵,给失利孩子更多的心灵慰藉。毕竟,在不如意时,如何化解负能量为正能量,是值得人一生学习的一大能力。
西方谚语说:“上帝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高考失利并非人生失利,只要人在,还有很多翻盘的机会。因为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长跑,今后的路还有很长,有很多“考场”,并非只有高考这个“考场”。因而,遇到了挫折,要用一种正确的眼光看待它、思考它,切莫自怨自艾,要对人生前途充满信心。再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都有闪耀的星星,无论是上专科还是复读,都会有所作为。高尔基、蒲松龄、华罗庚成名等事例都证明了这一点。
其实,一个人不能把能否考上一本、二本作为人生的全部内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远不止于此。不管孩子今后的人生之路怎么走,要经过多少“考场”,父母更希望的是子女们能够好好活着。只有活着,才不会失去重新奋起做人的资本,才有回报父母的可能,才算交上高考后最好的一份人生答卷。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高考 人生 孩子 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