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画里有话 画里有话
中国湖泊“富贵病”渐愈 曾屡次向“蓝藻和水葫芦”开战
蓝藻是地球上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几十亿年前,它对地球表面从无氧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产生巨大作用。甚至有一种说法,没有蓝藻,可能就没有人类。
100多年前,水葫芦被当作观赏植物引入中国。那时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凤眼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还曾被当作理想的猪饲料得到大面积推广。
童银栋的报告称,磷是地球所有生物生长最重要的元素,但也是工业、农业等生产生活常见的污染物。生活废水、畜牧业废水、水产养殖以及化工业排放,都是人为造成的磷排放源。
虽然磷对生命至关重要,可水中磷含量过高,就会引起藻类及浮游生物疯狂繁殖。水体溶氧量会下降,使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威胁生物多样性。其产生的藻毒素也威胁周边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我国水环境安全面临的最大难题。对付湖泊的“富贵病”,某种程度上,与人治疗“三高”一样,需要“管住嘴”,即通过大规模兴建污水处理厂,对工业、生活污水中产生的营养元素“减量化”后再排入水体。
据住建部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我国已经建立并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超过4000座。
我们走对了方向
那些“体检表”上向好的数字并没有让童银栋高兴起来。虽然中国湖泊的磷含量下降了近三分之一,但每升51微克这个数字依旧很高。按照欧洲水质标准,磷含量低于每升25微克,才可以被视为优质水。
不仅如此,那些已经被排入湖水中的磷元素,也会在湖泊沉淀物中慢慢聚集,即使在污染源减少后也难以立刻消除,成为持续向表水层释放的“内源”。
童银栋在报告中写道:“中国湖泊达到良好生态状态仍需相当长的时间。”
事实上,这位年轻的环境研究学者,在“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的问题上,始终没找到完美答案。
他最喜欢那些位于青藏高原上的美丽湖泊,却又为它们忧心忡忡。喜欢的原因很简单:那里人迹罕至,湖泊得以保存其最原始的美。可他也担心,人类活动越来越多,会让湖泊不堪重负。他反对一些地方过度开发旅游,把湖泊当成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提款机”,并为一些还没得到重视的“弱势地位”湖泊感到忧心。
编辑:梁霄
关键词:中国 湖泊 蓝藻 水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