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网约车新政遇“落地难” 专家建议:激发市场活力
新政落地难折射管理焦虑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半年多,不少地方的实施细则依然没有出台。
各地对网约车需求不一。一些地方认为城市应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约车只是补充,且应比巡游出租车更“高端”。因此对网约车设定较高车型、价格、排量、轴距门槛。也有一些地方希望网约车兼顾高中低端需求,比如海口取消网约车排量限制,而丽江和汉中则选择将巡游出租车整体接入网约车平台。
首汽约车CEO魏东表示,我国一线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象较严重,当地管理部门选择提高网约车门槛有其合理性,而二三线城市出租车市场不饱和,网约车政策可以放松一点。
至于该不该对出租车进行数量控制。一位基层干部表示,建设部1995年出台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大城市出租车保有量标准为每万人20台,中小城市为15台,这成为大多数城市进行出租车数量计算和控制的标准。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这一标准多年来没有改变,且网约车并不是带来道路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应适时放开数量管制。北京交通大学闫学东教授课题组在2016年10月发布的《基于滴滴大数据的北京道路交通运行状况分析报告》认为,网约车以经济规律为杠杆调节交通市场供需,以信息对称为核心使供给匹配需求,有助于减少车辆空驶率。
利益博弈增加新政落地难度。在不少地方,网约车的发展导致出租车牌照价格缩水,一些出租车司机和炒牌照的中介受损严重。比如,有的城市出租车牌照由过去的20万元涨价到80万元,由于网约车竞争又降低到40万元。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地方版网约车新政制定面临多重利益考量。出租车行业改革之前,司机终身拥有牌照使得其缺乏改进服务的动力。而如果借牌照贬值用赎买等方式加速地方出租车公司退出,这些公司恐难接受。
对网约车执法也在各地不断引起行政复议。南京一家汽车租赁公司高管表示,南京私家车转为运营车辆,接入平台时交通局客管处允许,但公安局车管所却不通过年检。不少私家车迟迟难以接入网约车平台。
昆山市交通局一个官员说,一些平台公然抗法,不仅鼓励在昆山被处罚的车辆提起行政复议,罚款还可以报销。一些地方运管部门频频接到网约车行政复议,基本没法干其他事。
出租车改革专家徐康明认为,地方新政发布后,应该采取手段让不合法的人员和车辆退出,否则会破坏公平的市场环境。一方面巡游出租车企业没办法扩大规模,另一方面守法的网约车企业将付出很大代价。
编辑:梁霄
关键词:网约车 新政 专家 建议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