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乡村教师赵立国:这个小山村,他教了祖孙三代
乡村教师的一天
这已经是34年养成的习惯。停稳陪伴他近10年的摩托车,他把学校门、窗、院落检视了一遍。拿出扫帚,再次清理操场和教室,夏季洒水,冬季打开电暖气,让孩子一到校,就能利索地拿出书本开始一天的学习。再灌好水,烧开,方便学生随时来取用。
学校小,孩子也小,去往中心校的山路崎岖,坡陡弯急,在这个教学点任教,似乎可以过“山高皇帝远”的日子,但是赵立国严格按中心校作息时间,执行每个规定动作。每周一,总能见到他带着孩子们一起升国旗。每天课间,总能看见他带着孩子在做体操。每天,他都早早来到学校迎接孩子。每天,他都在学生到家后才踏上回家的路。上课的时间可就紧张了,因为一节课的40分钟时间要分成3份,一年级、二年级,还有幼儿班小中大的混合班。每个年级授课的时间只有13分钟,必须在13分钟之内完成教学任务,每节课下来都是忙得不可开交。中午到了,无论怎样忙,赵立国都要放下手中的活儿,为路远不能回家的孩子们做午饭。午饭后,还要看护孩子们午睡。一天的授课工作结束了,赵立国把孩子们安全地送出校门,就又开始打扫教室和操场的卫生了。最后是加班备课写教案,准备好第二天的授课工作。
一个人一所学校,赵立国已经习惯了慎独。
像亲人一样陪伴留守儿童
大龙潭村群众散居在沟沟岔岔,年轻父母到外边打工去了,留下的孩子由爷爷奶奶陪伴。赵立国的学生,最高年级是二年级,7周岁。最低年级是幼儿园小班,3周岁。这个4岁空间的差距,带给他的是无穷无尽的琐琐碎碎的事,但是,他不厌烦。每到暑期开学、幼儿园入班时节,有的孩子哭闹,有的孩子不会上厕所,不知道上学时怎么回事,一二年级的学生多数还没有自理能力,点点滴滴都需要老师的关爱。这些年的工作,让赵立国体会到,老师要学会察言观色,要观察每名学生的精神状态、衣着等,发现问题,给幼小孩子以适度的关爱和引导。由于家长的疏忽以及留守儿童生活无规律,出现没洗脸、没梳头、系差扣子等现象,赵立国发现后,一边帮他们做好整理,一边告诉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刚入学的孩子上厕所大小便是问题,有的孩子甚至不会脱裤子,不会擦屁屁。赵立国会像妈妈一样把他们带到厕所,教会他们自理的方法,他也会及时提醒孩子去厕所。有时孩子们会忘记赵立国是老师,就喊爷爷或姥爷等。每当这时候,赵立国自己就深刻体会到,他不仅是孩子们的老师,更是孩子们的亲人。
编辑:梁霄
关键词:乡村教师 赵立国 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