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抵沪 "二维码"是第101件展品
事实上,展厅内的每一件展品都是一段浓缩的历史。如距今约120~140万年前来自坦桑尼亚的奥杜威手斧,是人类先祖有意识制造的最古老的工具之一;公元前700~前600年的“大洪水”记录板,用楔形文字记录了类似于《圣经》的“诺亚方舟”故事,时间上却比后者早了约400年……其中还有9件展品来自中国(含第101件),包括良渚文化的玉琮、西周早期的沬司徒疑簋(康侯簋)等。

而为了体现以文物沟通全世界以及共享的原则,大英博物馆的每一次巡展都会邀请当地临展博物馆自行挑选第101件展品,作为汇入“由文物讲述世界历史”大家庭的新成员。
据馆方介绍,上博自今年3月起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最终选择了“二维码”作为上海展续写人类历史的第101件展品。
20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一维条码(条形码)存储数据的局限性,人类发明了“二维码”这种以黑白矩形图案表示二进制数据的条码,存储数字、文字、图片、声音等信息。目前,世界上有几百种二维码;二维码的应用在中国极其普遍,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记者仔细观察上博的这方二维码后发现,该条码由此次展示的100件(组)展品图像组成,蕴藏了丰富的信息。扫描该二维码,观众可以进入上博微信公众号,从而“进入”上博展厅。
“为什么选择‘二维码’作为第101件展品?是因为它已经深深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交往方式。‘大英百物展’的前100件(组)也是在回应人类历史中的交流、交往以及由此带来的互相影响和融合。这个二维码是向未来敞开的,从古代到现代到未来,我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说。
据悉,作为“大英百物展”世界巡展的第9站,此次在上海博物馆的展览将免费向公众开放,展期将持续至10月8日。为了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上海博物馆还将在每周五晚增设夜场,同时开放“大英百物展”和“茜茜公主与匈牙利”两个特展展厅。
编辑:杨岚
关键词:大英博物馆百物展 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抵沪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