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出售二手手机当心隐私“裸跑” 卖手机比丢手机风险更大

2017年07月03日 13:21 | 作者:张静雅 | 来源:北京晨报
分享到: 

问题 软件加密功能 高手面前照样破功

据一名专门从事手机软件开发的专业人员徐翔介绍,“隐私的泄露,一般情况下出现在手机被盗后。对方可以用破解软件轻松解开开机密码,然后通过病毒软件侵入手机的原始注册邮箱,查看手机内的隐私,甚至还可以解开和修改iCloud的密码,进一步获得用户信息。”徐翔说,如果对方存在恶意,此时,这部手机上的信息几乎已经完全公开在对方面前了。

“这种情况下引发经济损失风险的比例比较高,我一个朋友就遭遇了这种倒霉情况。”他说,他的朋友在手机丢失后,支付宝的余额迅速就全部被转走,“不过,针对这种状况,现在的一些软件开发商也在增强防护措施,每一款软件都在提升加密能力,“不过即使这样,高手也可以顺利通过破解系统密码来获取手机硬盘上的信息”。

忽略信息安全 换手机比丢失危险

对此,手机安全专家刘扬表示,在他们看来,这种换手机可能比丢手机更危险。因为很多人也都知道,手机丢失之后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一旦丢失了手机,市民往往会立刻补办手机卡,修改各种支付密码等等。但是,如果手机卖出去的话,用户往往忽略了换手机同样存在泄露隐私的风险。

他称,在国内大家更换手机的频率非常快,有这样一份调查统计显示,58.6%的手机用户一年之内会更换手机,但是只有8.4%的用户会使用同一部手机超过两年。往往在处理旧手机的时候,有40%的用户将软件信息删除,而超过50%的用户会恢复出厂设置。

其实目前最安全的做法也就是恢复出厂设置,但是这种看似最安全的方式也并不能完全彻底删除手机数据。刘扬介绍,理论上只要手机上的信息没有被覆盖,被删除的手机其实是都能被恢复的。即便使用手机自带的恢复出厂设置功能,也不可能完全删除全部信息。可能泄露的信息就包括隐私照片、短信、微信聊天记录、录音、视频等等。

编辑:梁霄

关键词:二手 手机 裸跑 风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