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北京一小学超员一倍 新生借址高中上学引家长担忧
一些家长认为,校方这样安排,让一年级新生成了育新学校的“外人”。更让家长担心的是,让400多个小学一年级新生,与年龄相差很大的高中学生一起上学难以让人放心,“共用的厕所里、走廊里、操场上都有可能发生校园欺凌事件。”
6月28日,在校方初次向20名家长宣布这一决定时,即遭到家长反对。很快,家长们建起微信群,商量对策。7月2日,13个划片小区选出52名家长代表,与育新学校、昌平区教委相关负责人座谈,张青(化名)作为学生家长代表参与了此次座谈。家长们提出,让年纪最小的小学一年级新生离开学校,到昌平二中南校区借址上课,不是最优更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整个座谈过程中,学校、教委都没有和我们探讨其他方案,只是在解释为什么要借址上课。而且,他们认为这就是目前最优的方案。”张青说。
座谈会上,校方一名负责人表示,昌平二中的教室并不富余,提供12间教室已是极限,而这个数字恰好与一年级新生的教室缺口吻合。此外,考虑到小学生年龄小,活动范围小,与昌平二中在校生在专业教室、场地等需求上冲突少,接触也不多。“之所以出现教室缺口,是因为每年的一年级新生数量都在不断增长。”上述负责人在座谈会上表示。
学校困境
开办5年学生超员一倍
成立于2012年的回龙观育新学校,是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办学的首批学校。
对于回龙观地区来说,这所十二年制公办学校,因为依托首师大附属育新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在昌平区的学校中有着不错的排位。也正因为如此,学校的学生人数呈“爆炸式”增长。
据了解,2012年建校之初,回龙观育新学校的核心教学规模为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每个年级4个班,核定教学班48个,学生2160人。但是,经过5年发展,育新学校现有教学班96个,4000余名在校生,超出核定规模1倍。
学校官网发布的招生公告显示,该校义务教育服务范围包括周边十余个小区。在2012年建校之初,一年级仅招收3个班,但在此后,招生人数飞速攀升,规模从最初的3个班扩展至6个班、9个班,2017年达10个班。每年的招生人数也从2012年的百余人增至今年的400余人。
在7月2日与家长代表的座谈中,校方负责人坦言,近几年来,为解决新增学位问题,校方进行了多种尝试。在教学楼间加盖教室,改造热电房,合并教师办公室,将医务室等迁到宿舍楼,校方想尽了各种办法为新生腾挪教室。
“经过连续几年的内部挖潜,学校已无内部空间可利用。”在《致2017级一年级新生家长信》中,校方向家长说出了学校面临的困难。
昨日上午,记者在学校北门外看到,紧邻学校北侧围墙建有一排长约40米的简易房。据学校工作人员介绍,原先这里是一片空地,2015年,为解决新生教室不足,在校园内加盖了这排简易房,作为艺术、科技教师的办公室,然后将这些教师的办公室改造成教室。
校方承诺
教学与校本部保持一致
在校方发给家长的《致2017级一年级新生家长信》上,校方要求家长需在7月7日下午将《回执》送至学校。
昨日上午,有些家长在领取公开信时,现场递交了《回执》,签字确认已阅读公开信,并同意自己的孩子被学校录取。
“很多家长没有现场做决定,而是把《回执》带了回去。”家长代表张青说,很多家长不清楚,在《回执》上签字确认同意被学校录取,是否意味着同意让孩子借址上课,如果不签字确认,是否意味着孩子就上不了学。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回龙观育新学校,校方拒绝接受采访。学校教务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不同意借址上课的只是少部分家长。如果学生家长坚持不同意借址上课将如何处理?该工作人员说:“我们已经发了通知,他们可以根据通知做出选择。”
昨日上午,部分家长在领取公开信后,来到育新学校往南约1.5公里的昌平二中南校区。据部分家长介绍,二中最北侧的一处教学楼,将提供给育新学校一年级新生使用。
育新学校相关负责人之前在与家长的座谈中透露,7月7日起,将启动对借用教室的维护修整,并在1个半月后进行验收。8月26日至28日,对一年级新生的入学培训将在这里举行,培训内容包括熟悉教室、卫生间等设施如何使用等。
在《致2017级一年级新生家长信》中,育新学校承诺,将抽调优秀干部和骨干教师负责教学点管理工作并担任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与校本部进度保持一致,“不少一门课程,不少一次活动,不少听一节课。做到与校本部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检查、统一评比,统一表彰”。
新京报记者 王硕 实习生 裴剑飞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北京小学 超员一倍 借址高中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