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史上最大规模”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揭开哪些问题
田玉将说,华北化纤的锅炉在今年4月底已被贴上封条,5月初发现封条被风刮走,但一直未重启生产,直到6月中旬,迫于客户催单的压力,生产线上的工人便决定再次生产,但没想到锅炉刚点着,还在加热阶段,就被查处。最终,该企业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被行政拘留7天。

记者来到华北化纤时,锅炉房的屋顶已被揭开一半,锅炉在通报下达的第二天从屋顶吊出,烟囱也被推倒,煤气管道均被拆除,锅炉房前的粉煤灰、煤渣也全部清除。
距离华北化纤有限公司不到500米的江北化纤也因撕毁封条、违规使用1台无环评手续的10吨蒸汽锅炉、1台导热油炉被通报。锅炉现已拆除,企业暂时停产,原来有160余人的企业仅留下几名工人。
江北化纤的工人刁兆敏说:“大家又不能干等着没有收入,锅炉工不懂法律,爬上炉子就把封条给揭了,老板事先并不知情。”
“清除‘散乱污’企业的难处,是人们意识难以转变,(人们)常抱有侥幸心理。”张治伟说,他们督查工作的重心就是“发现新问题,排查老问题”。他曾在督查时发现,有些企业在门口竖着“锅炉已清除、关门停产”的牌子,但进去之后仍烧着锅炉。
张治伟说,为最大程度地发现问题企业,他们会刻意避开省道、大道,专门选取偏僻小道和郊外进行排查,并通过奥威互动地图进行搜索定位,前往厂房集中分布的区域检查。此外,环保部也会通过热点网格分析法,利用卫星反演技术确定污染来源。
“为保证督查情况真实,我们每天排查的地方都是随机挑选,早上出发前,才知道要去的县城、乡镇,但也只是大致的方向。”张治伟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现场看到,当督察组到达一家企业时,会对现场生产迹象、锅炉拆除情况、排污设施是否完善等进行详细检查,随后要求企业出具营业执照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并在专用的“环境监察移动执法平台”上对该企业的名称和法人名字进行核对,确认企业类型、经营状态、经营范围,若存在问题,立即通过“执法平台”上报,并通知当地环保部门立即进行整改。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最大规模 大气污染防治 强化督查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