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潘玉莲:我最大的心愿是看着孩子们都成为优秀的人

2017年07月10日 16:45 | 作者:乔文汇 |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分享到: 

“这族、那族,我是团结族”

在“爱心小课堂”附近开便利店的热依汗姑·亚森,与潘玉莲相识20多年了。“潘阿姨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就像亲妈妈一样。”她告诉记者,每次遇到困难,都会到潘玉莲那里倾诉。去年6月份,她的便利店被盗,进货的周转资金没了着落。得知这一情况,潘玉莲拿出2000元钱交给她:“低头走路看得近,抬头走路才看得远,一定要往前看。”一刹那,感动的泪水从她心底涌来。

潘玉莲长年开办免费“爱心小课堂”,可她的生活十分拮据。她和儿子、孙女一家三口,主要靠低保金生活。这位慈祥、平和的老人经历颇多坎坷,丈夫早年去世,唯一的儿子患有半身不遂。年轻时,潘玉莲干过泥瓦工、当过俄语翻译、从事过餐饮生意,曾远赴西藏普兰县务工。

在潘玉莲眼里,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我吸收了汉族、维吾尔族两个民族的养分,有一种力量。”潘玉莲的父亲是汉族、母亲是维吾尔族。“无论哪个民族,谁家有困难大家都会帮一把。”她说,“这族、那族,我是团结族”。

“爱心小课堂”成了潘玉莲弘扬民族团结的载体,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内容不时成为课堂主题。今年48岁的吾拉音木·卡德尔父母去世早,在他12岁时就认识了“潘妈妈”。“潘妈妈”无微不至的关心一直浇灌着他的心灵。民族团结的种子从小就深深根植他心中。长大后,吾拉音木·卡德尔总是乐于助人,两年前翻修了潘玉莲一家的房子。“潘妈妈为维吾尔族孩子成长付出了心血,令人感动。”他动情地说:“邻里之间、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大家才能共同过上好日子。”

有邻居看潘玉莲开办“爱心小课堂”不易,就悄悄地在她枕头底下放了一笔钱,可被潘玉莲发现后还了回去。“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他们是我的孩子,如果你有闲钱,就用来买一些学习用具吧。”

“这些年,党和政府千方百计为办好‘爱心小课堂’创造条件,虽然年纪大了,但我更有干劲了。”2013年底,潘玉莲所在的新市区社区专门为她腾出一间办公室作新教室,还重新装修、添置了课桌椅,如今能容纳40多个孩子学习。

最近,潘玉莲被评选为首届“感动喀什”十大人物之一,引起广泛反响。“潘玉莲老人的精神,值得各族群众学习。”疏勒县委书记董建表示,县委、县政府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潘玉莲的先进事迹。

傍晚的阳光依然炽热,潘玉莲站在三尺讲台,孩子们清脆、整齐的童音在教室回荡。“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这些孩子都成为优秀的人。”潘玉莲说,只要身体允许,就会将“爱心小课堂”一直办下去。

夕阳正美,南疆山水染余晖。(乔文汇)

编辑:梁霄

关键词:潘玉莲 孩子 优秀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