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台北故宫免费开放七万多国宝大图下载
延伸阅读:
如何通过公开电子图像解读范宽真迹《溪山行旅图》
范宽(约950年-1032年后),字中立,华原人(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初学荆浩、李成,后自成一家。范宽的“宽”和“中立”,并非他的名和字,而是他山水作品的品格和向往。面对一张画芯2米多高的巨轴时,会产生面对气势雄壮大山的仰望之感,观者自觉渺小。

这得益于《溪山行旅图》的空间表现, 画面正中“巨碑式”的高耸的主峰是一种精神象征,全幅以方折墨线勾勒,雨点皴模拟出了北方土石的质感,主峰上一泻而下的一线瀑布成为了恰到好处的留白且显出距离感,瀑布形成的水雾和烟霭流岚在山腰处刚好分开了远景和中(近)景。位于中景树丛清晰可见的枝干结瘤拉近了中景和观众的距离。主山推远、中景拉近,两者作用之下大山与观者隔出一个难以实测的距离感。而主山在画面三分之二的分割方法在比例上接近500年后达芬奇在文艺复兴时期寻找到的“黄金分割”。
欣赏中国山水画讲求“远观其势,近观其质”。近看,一队从画面右边走入的行旅驴队成为了视觉焦点,“行旅”的渺小与“溪山”的壮大形成了鲜明对比。
西方中国画学者高居翰认为,这幅《溪山行旅图》是范宽仅存的作品,画中世界似乎既不忠实地反应物质宇宙,也不以人的意志统御宇宙,而具有自身绝对的存在。

这一张《溪山行旅》在学界被认为是最可信的范宽真迹,被台北故宫视为藏品中的“热门巨星”和“镇院之宝”,然而,和其他中国古画一样,它的身世曾今也扑朔迷离:
根据宋徽宗时期《宣和画谱》记载的御府收藏,范宽作品共58件,但其中并没有《溪山行旅》之名,而后从宋到明600余年间此画由宫廷到私人(画上一方“忠孝之家”收藏印疑属北宋文人钱勰),再由私人到宫廷(明内务府接受元朝收藏印),一直没有这幅画的太多文字记载,直到“清初四王”之一的王时敏(1592-1680年)收藏期间,由其师董其昌(1555-1636年)在诗塘上所跋“谿山行旅圖”后这个名字渐为人熟知并沿用,后入藏清宫,至乾隆年间正式编入《石渠宝笈》(1744-1745年),但仅仅列为次等之作(与《富春山居图》相同,另一副制作精良的伪作被乾隆皇帝奉为真迹“神品”,题诗盖印)。

1949年《溪山行旅图》随着其他故宫文物迁往台湾,在1955年台北故宫编印的《故宫藏画录》,此画仍注明为无款。
编辑:杨岚
关键词:台北 图像 下载 开放 故宫博物院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