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法国尼斯恐袭一周年:阴霾仍在,欧洲安全形势堪忧
中新网7月14日电(孔庆玲)7月14日恰逢法国国庆,也是尼斯恐袭事件一周年。这一年来,恐袭阴霾持续笼罩欧洲,从柏林到布鲁塞尔,从伦敦再到巴黎,德英法等国先后发生至少16起大大小小的恐袭事件,造成数百人伤亡。
恐袭频发,欧洲安全形势堪忧,反恐之路在何方?随着恐袭日益“常态化”,强力反恐措施是否也要“常态化”?“独狼式”袭击防不胜防,欧洲各国反恐合作如何更上一层楼?反恐治标还要治本,解决移民融入问题,减少恐怖主义滋生土壤,任重而道远。
【一年来,16起恐袭,阴霾从未散去!】
“我们已进入、并感受到一个‘超恐怖主义’持续存在的新时代。”——法国总理瓦尔斯

去年今日,法国海滨城市尼斯发生卡车冲撞人群的恐袭事件,酿成84人死亡,202人受伤的惨剧。此后一年里,恐怖分子采取爆炸、枪击、驾车冲撞行人等方式,在欧洲多国制造了至少16起大大小小的恐怖袭击,其中英法德三国共12起。可以说,恐袭阴霾在欧洲从未散去。
一年来欧洲恐袭事件整理如下:
2016年7月22日傍晚,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市一家购物中心发生枪击案,一名拥有德国和伊朗双重国籍的18岁男子枪杀9人、打伤30余人后,饮弹自杀。
2016年7月24日夜,德国巴伐利亚州安斯巴赫市发生一起爆炸事件,造成爆炸制造者本人死亡,另有12人受伤,其中3人伤势严重。

2016年7月26日中午,在德国柏林市西南施泰格利茨区一所医院发生枪击案,造成包括凶手在内的2人死亡。
2016年8月15日凌晨,德国西部城市科隆发生一起持械伤人事件,造成1人受伤。
2016年12月19日晚,一辆货车冲进德国柏林西部城区繁华地带一个圣诞市场的人行道,造成12人死亡,数十人受伤。次日,德国政府认定这起事件为恐怖袭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对这起事件负责。
2016年12月19日,一名枪手潜入瑞士最大城市苏黎世市中心一座清真寺内,并随机向正在进行祈祷的人群开枪,造成至少3人受伤。

2017年3月22日,英国议会大厦附近发生驾车冲撞行人及持刀伤人的恐怖袭击事件,造成5人死亡,40多人受伤,死者中包括袭击者本人。
2017年4月3日,俄罗斯圣彼得堡地铁发生爆炸事件,造成包括袭击者在内的十余人死亡,近50人受伤。与“基地”组织疑似有关联的团体宣称对此次事件负责。
2017年4月7日,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市中心发生货车撞向人群的恐怖袭击,造成至少4人死亡,15人受伤。

2017年4月20日,法国巴黎最为繁华的香榭丽舍大道遭袭击,导致警察一死两伤,袭击者被击毙,“伊斯兰国”宣布对此次袭击负责。
2017年5月22日,美国女歌手亚丽安娜•格兰迪在英国曼彻斯特体育馆举办演唱会时,一名恐怖分子发动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至少22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2017年6月3日晚,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的伦敦桥附近,有人驾驶货车冲撞行人并持刀伤人,造成8人死、48人受伤。
2017年6月6日,法国巴黎圣母院前广场发生一名男子持锤子袭击警察事件,造成一名警察受伤,该男子被警察开枪制服。
2017年6月18日,在英国和欧盟正式启动脱欧谈判前夕,英国伦敦芬斯伯里公园附近再次发生货车冲撞人群事件,导致1人死亡、10人受伤。

2017年6月19日,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发生驾车袭警事件,袭击者被警方当场击毙。
2017年6月20日,比利时布鲁塞尔中央火车站发生自杀炸弹袭击,袭击者被当场击毙,未造成其余人员伤亡。
【问欧洲,安全堪忧,反恐路何在?】
“英国已经对极端主义容忍了太长时间,是时候说一声,够了!”——英首相特蕾莎•梅

这一年来,欧洲恐袭频发,恐袭阴霾持续笼罩多国,安全形势实在不容乐观,各国该如何应对?
其实,早在2015年巴黎恐袭后,法国就已经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此后又连续5次延长紧急状态,直至今年11月份。尼斯恐袭后,反恐不仅成为法国政府的重中之重,也成为法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总统马克龙也在推动新的反恐法案,准备将紧急状态下的措施“常态化”,如行政搜查、软禁“危险分子”、调查电子数据、关闭宗教场所等。
但有分析指出,发生在欧洲的恐怖袭击事件越来越“碎片化”,即恐怖袭击表现形式呈现独狼式、多样式和多点爆发。恐怖分子多选择驾车冲撞人群或持刀袭击等“低技术、软目标”的方式,这让欧洲多国反恐机构防不胜防。
因此,有专家建议,未来应对恐怖主义袭击,欧洲需要更多“主动防御”,防患于未然才是正解。一方面要欧盟内部需要形成更加一体的反恐机制,打破反恐机构部门壁垒,加强合作尤其是国际合作;另一方面,欧洲还须积极加强对互联网的管控,加强情报交流与反武器走私。
当然,反恐不仅仅是打击极端主义的问题,随着恐怖主义袭击由“输入型”向 “内生型”转变,欧洲多国还应着力解决极右排外势力兴起、移民后裔难以融入当地社会的内部矛盾,把握好打击极端主义和促进族群融合之间的平衡,减少区域内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
有一种说法称,欧洲正在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排外情绪的加剧培育了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而恐怖主义威胁上升又给排外提供了理由。总之,无论反恐还是移民问题,都不容回避,欧洲改善安全形势之路,任重而道远。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法国尼斯 恐袭


冰岛瀑布上空出现璀璨极光
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因癌症去世 享年65岁
中国舞蹈“荷花奖”广州开赛
马来西亚前副总理安瓦尔表示将支持现政府
重庆一煤矿发生瓦斯爆炸致5死3伤
法国南部暴雨造成至少13人死亡
风暴袭击英国引发洪水泛滥 多辆汽车被淹
9名登山者死于道拉吉利峰南坡雪崩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