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三岔口的“三级跳”

2017年07月17日 17:59 | 作者:徐平 姚东升 姚媛媛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等级路·脱贫路

2000年6月,县道天大公路改建,全长20多公里的公路成为一条视线良好、弯度和缓的三级公路,三岔口路段也是面貌一新。路况一好,最先感受到变化的,就是设在路廊中的副食品店,营业额节节攀升。

2005年,接到家里电话的王水芬开始了她人生的又一次转变:“副食品店的店主因为身体不好,希望我回来接,丈夫也说长期分居不好,希望我回来。”

回家后,王水芬夫妻对路廊进行修缮,经营起了副食品店,并应少数过往游客的要求,临时提供炒面、炒年糕等午餐、点心。时间一长,有了口碑,回头客多了,一家人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由于周边环境还是太差,从三岔口经过的旅游车虽多,却留不住客人。王水芬说,路修好后,三岔口开始有了一些小饭馆,但这些房子不是用条石砌的,就是用空心砖和其他材料搭建的,有的甚至就是一个简易木棚,并且还有许多露天粪坑。“这样的小店很容易被游客当成是宰客、不卫生的‘黑店’。”

美丽公路·致富路

道路等级提高后,如何让三岔口的小饭馆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的农家乐,提升旅游档次,石梁镇政府也在谋划。从2012年开始,镇里借力农房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投入近100万元,对三岔口进行全面整治,拆除违建、危房,清理露天粪坑,改造小饭馆外立面,规范经营行为。

王水芬夫妇抓住机会,搬出路廊,租用村民王金树的3间两层楼,按照规划实施改造,将里里外外弄了个光鲜。很快,一幢明清仿古风格的“农家乐”就出现在公路边。

改造后的第一个夏季,三岔口的农家乐迎来了“避暑热”。王水芬说起生意还有些保留,和她隔路对望的“茶香农家乐”经营户章小玲快人快语:“天天忙到凌晨3点钟,有段时间我不得不提前关门,实在是体力吃不消。”

作为当地的黄金旅游线,县交通部门将厚重的天台山文化植入其中,打造诗景公路。景美路畅,吸引了一批大企业入驻,更吸引了无数的游客。眼下,这里还是骑友、驴友们公认的一条“最美骑行公路。”

在“大兴居”农家乐前,原先的那段公路老路已被硬化,变成了停车区。旺季到来时,门前便停满了各类车辆。那个时候,王水芬的女儿肯定是要回来打理的,而村里的留守妇女也会被请来帮忙。

看似不大的农家乐,但一年的营业额却很可观。在三岔口的末端,有家以老板名字做店名的农家乐,主人章正田说,这几年生意不错,家里已陆续配备了中央空调、卡拉OK、茶座等设施,先后投入了近500万元。“如今在家门口卖土菜就能脱贫致富,还得感谢村口的这条路修得好,公路就是我们的财路。”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三岔口 三级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