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李元:让每个人都能有一技之长
让每个人都能有一技之长
来自新疆昌吉的维吾尔族姑娘阿依仙古丽,是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2012级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名学生,2014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项目比赛服装工艺项目金牌,是第一位获得该赛事金牌的维吾尔族选手。2015年,她凭借优秀的表现顺利进入上海市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就读,荣获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目银牌。
2011年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成为全国第一批承办新疆内地中职班的办班学校之一,迄今共计招生784人,在校学生333人。
“这批学生刚到学校的时候,无论语言还是技术技能基础都相对较弱。”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陈金国介绍,针对内职班学生入校时汉语言水平参差不齐、文化基础薄弱、技能知识基本空白的情况,学校通过调研,在多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
首先在教材上进行了重新编排,内职班教材的各单元都有主题会话课程,内容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专业教材中汉文、维文有机结合配以插图,使语言与技能的学习相得益彰;学校经常开展中国成语竞赛、古诗文的朗诵比赛,以赛促学的同时更激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同时,学校还组织汉语志愿者深入新疆内职班“支教”,利用早、晚自修时间,通过“一对一”、“点对点”的结对模式,给予内职班学生切实的帮助。一年下来,所有参加新汉语水平(HSK)四级测试的同学100%通过。
为提高内职班学生的专业技能,陈金国亲赴企业聘请行业权威、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等专家、学者来校为内职班学生授课或开展专业讲座。为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他提前半年带队赴新疆开展就业市场调研,开辟内职班实习、就业基地。因为,他深知内职班的就业出路将直接影响内职班的办学质量,关系到每一位学生成长和发展,更关系到新疆当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目前,该校汽修专业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和新疆广汇汽车服务股份公司、房地产专业与上海中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均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服装专业也初步达成校企合作意向,实现了人才“订单式”委托培养,也为新疆孩子实现“就业梦”和“成才梦”创造了良好平台。
“如今,我们连续三届内职班学生实现100%完成实习、100%考取大学、100%顺利就业。”陈金国说。
梦开始的地方
“我们自2004年起开设民族班,目前所有毕业生全部考取985、211大学。”谈起内高班的教学成果,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分管校长徐清明颇为自豪。
徐清明介绍说,在1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学校总结出了一套结合实际的工作思路,即“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张扬个性,全面发展”。而正是这样一套教学方法,让新中高级中学的每一个民族班的学生都能圆梦大学。具体而言,面对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新中高级中学实行散插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散插到本地班,基础较弱的同学,则集中教学,让老师提供更为针对性的指导。
除了学业成长,上海学校还特别关注西藏、新疆班孩子的综合素质提升。
记者采访当天,上海市共康中学西藏班管乐团正在紧张地排练,共康中学校长唐怀琨介绍,共康中学管乐团是全国内地西藏班唯一一支管乐团,以管乐课程为代表的10余门选修课精彩纷呈,满足孩子特长发展需求。
除此之外,学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共康大讲堂、名校一日行,激发孩子们梦想;参观航六师、雷达三旅、吴淞码头军舰等现代国防设施,孩子们啧啧称奇;各类博物馆、外滩等上海标志性地标,让孩子们感受到上海发展速度;东方绿洲夏令营、上海红色之旅与现代工农业园区展示,让孩子们在比较中体味发展与进步才是硬道理……
育才中学则开设了书法、国画、武术、街舞、网球、游泳、古诗词鉴赏和打击乐等综合素养课,消除一些学生狭隘的民族意识、地域观念以及保守、落后思想,培养学生的青春活力、现代气息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理解与认同。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批批不远万里来到上海求学的新疆、西藏学子,在经过几年“锻造”后,开始展翅翱翔。
上海群益职业技术学校新疆班学生莫尼热,毕业后进入新疆际华七五五五职业装有限公司工作,如今已经是厂里最年轻的班组长,管理40多人制作夏裤,现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优秀人才,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李元校长救治的伊力夏提已经在北京联合大学就读,他希望毕业后尽最大努力回报社会。上海新中高级中学2007届毕业生多吉平措现为西藏乃东县结巴乡滴新村党支部书记,并被授予“优秀村支部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爱有很多种,但更重要、更深层次的爱是‘树魂立根’,即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李元说。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上海 育才中学 校长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