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重庆一厂区小诊所的34年:不是熟人也能变熟人
刚毕业时龚继明认识了厂里的技术员吕心。几年等待,吕心嫁给了他,他也永远留了下来。
有一次老人脸色刷白想开点药,龚继明发现不对,判断是消化道出血,坚持打了120,怕入院急需,又塞给老人几百块钱,及时抢回一条命。
一来二去,更多的生人,又成了熟人。熟人脸薄。
钱是照人的镜子
但钱是照人的镜子,人不自照,旁人会照。
一对男女来看病,女的病着,男的不说病情,一进来就高谈阔论:现在的医生,都是故意把小病医成大病……都是收红包……都是乱开药莽起提成……讲了10多分钟,几十年都难得冒火的龚继明实在忍不住了,冒火了:“你出去……”
然后呢?然后女的还是安然输完液才走,男的也收声陪着。
其实龚继明一直到现在,都很少开出上百元的处方,大多数单子都是十几块到几十块。有时他缺药,会专门写个处方,让病人自己去外面药房买,他就等于免费看诊,不收钱了。
也有患者输完液,拿完药,没给钱就出门去。龚继明从来不喊不追,下次再来也不找对方要,随他们去。
“有些是忘了,你去喊,很‘方’人。有些人想起了跑回来给。个别有意无意忘了的就算了,几十块钱的小事情。”
厂区长大的孩子,他从小看到大,去了外面工作,偶尔还专门回来找他摸脉开药。孩子们的身上,有龚继明年轻时的影子,他们散开去了世界,龚叔叔难得见一回,高高兴兴的,坚决不收钱。
城是个幻城,人是真实的人。
编辑:梁霄
关键词:重庆 小诊所 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