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更好的分享医改成果

2017年07月24日 08:33 | 作者:李红梅 尹晓宇 刘泰山 乔栋 李坚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报销,异地实时结算

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建立基本医保体系。目前,全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超过13亿人。然而,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在参保地之外工作、上学、生活、养老、就医者越来越多。医保能“漫游”到异地实时报销,不用两地奔波或垫资,成为共同期盼。督查发现,这样的期盼今年成为现实。

60岁的老曾在海口工作,退休后每年夏天到贵阳避暑探亲。他被查出患有肿瘤疾病,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治疗。他告诉第十五督查组,过去需垫付资金,把结算清单交回参保地社保局,报销款拿到手需要两个半月。今年4月,贵州和海南联通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入院刷社保卡后,几分钟就结算缴费完毕。

不仅是贵州,第六督查组在黑龙江发现,全省16个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地区已与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联网,通过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共结算了33笔费用;第七督查组在江苏了解到,该省级及13个设区市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均与国家系统对接并正常运行,率先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对象由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同步拓展到异地长期居住人员、长驻异地工作人员、异地转诊人员,至今年7月15日,外省参保人员在江苏省就医直接结算费用182.85万元,参保人在外省就医直接结算费用25.11万元;第十四督查组在重庆沙坪坝区发现,上半年该区全国医保异地就医联网已统筹报销175.46万元……

本次督查发现,异地结算这个多年梗阻正在打通,很多家庭因此解困。

养老,家庭医生成标配

父亲失能,母亲80多岁,无法同时照顾,南京市杨女士把父母送到欢乐时光老年公寓,至今已近4年。这家老年公寓住着300多位老人,公寓和社区医院办在一起,专职医生3位。社区医院为老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遇到需要到社区医院就诊的老人,医生可上门诊疗,医药费用通过社保卡实时结算。

在南京,许多老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当地家庭医生的“权力”也不小。除了负责日常诊疗服务,还拥有二、三级医院30%的专家号源,这些号源提前1周向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开放。老人只需与社区家庭医生签约,就能提前一周优先预约专家号。

督查发现,江苏全省90%的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括老年人在内的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44.8%;重庆沙坪坝区与辖区内常住的65岁以上老年人全面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健康管理率达74.61%;广东21个地市都开展了包括老人在内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按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安排,老人是重点覆盖人群。老人一般都患有涉及各科的多种疾病,急需医疗服务,尤其是日常、连续的家庭医生服务。因此,不管老人是居家还是在养老机构,有家庭医生管理照顾,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

此次督查还发现,有些医联体存在内部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信息化水平较低、基层卫生人才和专业护理人才短缺等问题;跨省异地结算系统刚开始建设,稳定性仍不高,在一些地方知晓率较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展较慢等等。这仍需进一步落实中央精神,让群众更好地分享医改成果。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家庭医生 服务 督查 异地 医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