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从胜利走向胜利——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一代代官兵用青春和热血筑起保卫祖国的铜墙铁壁。
祖国的南疆,千里边防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一片和平祥和景象。可细心的人们在老山附近的树干上,还会经常看到一些虽然模糊却依稀可辨的字迹——
“但有钢铁战士在,顽敌休想度边关。”
“你也苦,我也苦,咱不吃苦,谁吃苦;你有家,我有家,没有国家哪有家……”
这是当年戍边战士用刺刀刻下的誓言,他们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国家的责任和情感。他们深知,只有把炮火阻挡在国境线之外,才能有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南疆战火持续的10年,正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万元户”“专业户”是人们羡慕的对象,年青人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世界变得五光十色。然而,年青的官兵却舍弃了这一切,为了祖国的安全,在前线忘我战斗。
“国不可一日无防,军不可一日无备。”人民军队以“时刻准备着”的姿态严阵以待。“提高警惕、保卫祖国”,是人民军队最响亮的战斗口号。
特战精英刘珪苦练作战本领,熟练掌握20多项特战技能,6个科目成绩刷新部队纪录,成为天上能飞、地上能打、水下能潜的特战尖兵。
海军372潜艇在一次执行任务中突遇“水下断崖”,主机舱一根管道破裂。官兵们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沉着应对、奋力抢救,终于化险为夷。
空军战斗机飞行员蒋佳冀瞄准强敌提升打仗本领,聚焦实战创新战法训法,成为三夺“金头盔”第一人,带领团队创造了空军三代机部队多项纪录。
火箭军导弹某旅组建当年便首发告捷,人人能打仗、架架能发射、攥指成重拳,创造了某型导弹的多项第一,成为远近闻名的“百发百中旅”……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在东海防空识别区驱逐外机、在南海常态化战斗巡航、在钓鱼岛开展维权斗争……广大官兵枕戈待旦,为了祖国时刻准备决胜疆场。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一代代官兵勇敢地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担当。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和平。近年来,中国军队承担的国际维和、远海护航、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越来越多——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安全护送的6000余艘中外船舶中,半数以上为外国船舶或世界粮食计划署船舶;在搜救马航370航班现场、在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一线、在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出现断水危机时,都有中国军人忙碌的身影……
中国军人用坚强的脊梁,挑起了维护世界和平的重担。
国家的发展利益在哪里,人民军队就在哪里提供保护。
2011年,利比亚战争爆发,中国在当地的企业和人员处境危急。人民解放军空军、海军紧急出动飞机、舰船执行救援任务,安全撤离人员3万多人,并帮助其他国家数千人撤离危险地区。
世界需要和平,更需要维护和平的力量。中国军队永远是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定捍卫者,永远是世界和平的坚定维护者。
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人民军队不忘初心、续写荣光
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戎马一生的原福州军区副政委王直,晚年时有一次坐车回老家——福建省上杭县。一路上,私家车来来往往。同车的警卫员因为堵车,就埋怨当地私家车太多了。
老将军见状,语重心长地对警卫员说:“我们当年参加革命,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吗?今天,乡亲们都开上了私家车,我们的心愿实现了,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啊!”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老将军的心愿,也是人民军队的初心。
从井冈山到古田,从瑞金到延安,从西柏坡到北京,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一路走来,始终将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复兴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
历史,从来不只是过去,更指向未来。
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人民的解放,一代代革命军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战。
红军长征二渡赤水之后,遭遇十倍于己的敌兵围困。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指挥红38、39团掩护军委纵队。多次打退敌人的猛烈攻击后,董振堂命令部队撤出阵地,快速向前跟进。
刚刚走出三四里路,董振堂接到通知:一名红军生孩子难产,一定要顶住敌人,等孩子生完。
董振堂立即带领部队重返阵地。有人不解:不就是女人生孩子吗,这又要牺牲多少红军战士?
董振堂板起脸吼道:“我们打仗干革命,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孩子吗!”
整整两个小时,红军战士用血肉之躯阻挡敌人的疯狂攻击,直到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
“不就是为了孩子吗!”多么简短朴实的一句话,折射出红军将士的博大胸襟和革命初心。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全民族抗战爆发。国共合作,军队改编,许多干部、战士想不通,尤其是对“红军改名”和“穿国民党军服”“戴国民党帽徽”意见很大。
1937年9月2日,八路军120师举行抗日誓师大会。师长贺龙说:“今天国难当头,为了共同对付日本帝国主义,我愿意带头穿这身灰衣服,戴这颗白帽徽。别看我们外表是白的,可心里是红的,永远是红的!”
“白皮红心”,民族大义!9月3日,120师8000多名抗日健儿从驻地出发,东渡黄河,挺进烽火连天的山西抗战前线。
为了民族、为了人民,这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需要真诚的付出、忘我的牺牲。
在解放上海的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官兵中激荡着这样一句激动人心的口号:“为了人民,愿作胜利前的最后一批牺牲者!”1949年5月,上海的一个黎明。打开家门的市民们吃惊地发现——经过一夜激战的解放军官兵怀抱钢枪露宿在雨后湿漉漉的街头。
从这些秋毫无犯的官兵身上,人们更加深切地认识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人民的福祉,一代代革命军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一代代官兵传唱的这首歌,昭示着人民军队与人民的血肉联系,生动诠释着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名称虽然随几经变更,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本色始终未变。
战争年代,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人民子弟兵浴血奋战;和平时期,为了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人民子弟兵勇挑重担。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百万大裁军为标志,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即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军营响彻一个响亮的口号——在大局下行动!
仅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军和武警部队就先后参加和支援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数百项,建立扶贫联系点3万多个,转让科技成果数万项,援建“希望学校”“红军学校”上千所……
洪水涌来,他们冲锋在波峰浪尖;疫情肆虐,他们战斗在无形的战场;大地震颤,他们投身于抗震救灾一线;扶贫攻坚,他们承担起“最难啃的骨头”……人民的需要就是子弟兵奋勇前行的号令。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正是人民军队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法宝。”国防大学教授徐焰说,从诞生的那一天起,我们这支无产阶级政党缔造和领导的军队,便深深地打上了“人民”的烙印。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今天,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国际地位日益稳固。然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就能实现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实现中国梦,对军队来说就要实现强军梦。人民军队以党在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向着世界一流军队迈出历史性步伐——
政治建军深入推进。全军和武警部队深入学习贯彻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政治建军方略为引领,在高扬旗帜中凝魂聚气,在弘扬传统中正本清源,在整风整改中革除积弊,在一新风貌中迸发活力。
练兵备战紧锣密鼓。全军官兵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广大官兵铸魂砺志、敢打必胜,掀起一轮又一轮实战化训练热潮。
改革强军蹄疾步稳。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初步形成;部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渐次展开,推动部队编成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
依法治军蔚然成风。各级按照法治要求推动治军方式深刻转变,以狠抓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落实促进能打仗打胜仗能力提升,坚持一切按章办事,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
军民融合纵深推进。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军民融合向网络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推进。
科技兴军蓬勃发展。国产航母下水,万吨级大型驱逐舰入列,新一代隐形战斗机歼—20和大型运输机运—20振翅蓝天……一大批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武器装备,极大提升了人民军队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能力。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
可以告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是,他们亲手缔造的人民军队初心不改、本色不变,永远是党、国家和人民最可信赖的力量。
在习主席的统帅下,走过了90年光辉历程的人民军队,向着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阔步前行!(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从胜利走向胜利 中国人民解放军 建军90周年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