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毕业季成“烧钱季” 毕业生花费甚至超家长工资
攀比现象伤人心
参加完大大小小的聚会后,一些闲不住的毕业生,又想出新玩法,就是组团去外省旅行。
近日,记者从一些旅行社了解到,省内短途旅行已经不能满足毕业生的要求,省际长途旅行,甚至出国游越来越受追捧。华东地区、成都、北京、厦门、西安等地,成了毕业生的目的地。
市民孙女士说:“高考过后,我女儿本没打算去旅游,可她在朋友圈看到自己的不少同学都旅游去了,就提出也要出去旅游,考虑到家里的条件,我没同意,女儿觉得在同学面前没面子,3天没和我说话。”
孙女士对记者说,这件事她很伤心,因为她一个人带女儿,不但要负担整个家庭的生活,女儿上大学后,还有更大一笔花费在等着她。现在女儿只顾消遣娱乐,攀比消费,一点儿也不理解家长的难处。
孙女士说:“我们上学那阵儿,毕业后就照几张照片,互相留个言,最多送些小礼物,哪会想着外出旅行啊?现在的孩子,很少能替父母着想。”
盲目“变脸”要不得
比起同学聚会、组团旅行来说,更让家长们受不了的,恐怕就是孩子们突然为自己塑造出来的新形象。
近日,记者从我市一些美容院、整形医院了解到,高考后的学生群体,成了这段时间他们的新生客户。
据了解,这些学生,大都到这些机构做割双眼皮、穿耳洞、去痤疮等微整形。针对这些学生,这些机构也大都推出了优惠活动。
对于一次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消费,高中毕业生们显得很慷慨。市民张女士说:“高考后,女儿做了几次美甲,花了三百多元。最近,她竟然还想着办张美容卡除痘。”
一位美容业内人士透露,孩子脸上长出的痘痘,是不可能借助美容的手段根除的,有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至于一些微整形手术,存在很大的风险。美容院之所以把挣钱的目光放在孩子身上,就是因为在孩子身上,更容易赚到钱。
高额的“毕业成本”让学生花得尽兴,却让家长苦不堪言。
面对毕业季过度消费的情况,市民张女士说,多年的同窗情谊,在毕业前聚会,花销较往常多一些也属正常现象。但是要学会适度消费,毕业生应科学消费,毕竟自己现在还没有赚钱。
编辑:梁霄
关键词:毕业季 烧钱季 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