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张奕:“蓝精灵”唱响深海之歌
张奕,河北省唐山市人,生于1988年1月,初级潜航员,中国首批担任独立主驾驶下潜的女潜航员之一。她已搭载“蛟龙号”潜水器下潜11次,独立主驾驶下潜2次,最大下潜深度6700余米。
在主驾驶前一晚,张奕辗转难眠,脑子里一次次反复各操作步骤。
真正下水后,她觉得倒有些像高考,考试之前紧张,在答两道题后,心里就有了底。
“你好,我叫张奕,神采奕奕的奕!”
穿着深蓝色的T恤,面带阳光般灿烂的笑容,张奕边轻快地从国家海洋局“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的甲板上跃到码头,边回答着记者提问。
只见她身姿矫健,仿佛一股清新的海风扑面而来。
6月23日清晨,山东青岛鳌山湾国家深海基地码头,缓缓靠岸的“向阳红09”科考船上,一条红色条幅映入眼帘:“青岛人民,我们‘蛟龙号’回来了。”随着中国大洋38航次顺利返航,为期5年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工作收官。
人们挥舞着五星红旗,迎接凯旋归来的“蛟龙号”英雄。在清一色的男性队伍里,张奕和同伴赵晟娅显得有些“扎眼”——她们是中国首批女潜航员,也是首批担任独立主驾驶下潜的女潜航员。也因此,一下船,她俩就被记者团团围住。
无尽的黑暗与寂静
在几千米海底,“蛟龙号”承受巨大压力,甚至是指甲盖大小的地方都相当于承受上吨的重量。周围是无尽的黑暗,舱体内一片安静。
水下世界是什么样的?在5000米深海中,张奕看到的是蓝色海盐、白色细长虾……由于深海常年不见阳光,大多数生物都以白色系为主。
“在三四百度高温下,居然还有小虾那样的鲜活生物存在,游来游去,好神奇。”张奕向科技日报记者描述着她眼中的海底世界。
海底无光,“蛟龙号”潜水器照明范围只有八九米,远处同黑夜一般,探险深海世界,更多的仍是无尽的黑色,是寂寞、未知与危险。
张奕第一次主驾驶下潜就遇到了环境复杂的热液区,那里立着一根根“烟囱”,冒着黑烟。“潜水器在烟囱林里穿梭,烟柱温度极高,潜水器不能碰到它。” 回忆惊心动魄的过往,张奕显得平静而温和。热液喷口,可能会毫无征兆地喷出温度高达400℃的热液流。
海底山不仅陡峭,还没有碎石,岩石露头较少,是那种自成一体的板块状岩石山。整座海山呈80度倾斜,近乎于垂直。潜水器尝试多次都无法搭靠,机械手无法直接抓取岩石样品。
张奕第一次主驾驶时,她的任务是去海底岩石山上取岩芯。张奕把潜水器取样篮搭在山上的一角,海底有侧向流,悬空的潜水器,被水流推着继续游动。“一边驾驶潜水器,一边用机械手去抓取岩石,几十次抓取后终于取下一块岩石。”张奕自豪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而在主驾驶前一晚,张奕辗转难眠,脑子里一次次反复各操作步骤。“真正下水后,倒有些像高考,考试之前紧张,在答两道题后,心里就有了底。”张奕说。
“蛟龙号”载人舱,是个内径只有2.1米的钛合金球体。载人舱空间很小,勉强能容下3人,但很难同时站立。每次下潜,张奕和其他队员都被塞进这个球里。在几千米海底,“蛟龙号”承受巨大压力,甚至是指甲盖大小的地方都相当于承受上吨的重量。周围是无尽的黑暗,舱体内一片安静。
编辑:梁霄
关键词:张奕 蓝精灵 深海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