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216名大学生如何在中央国家机关进行“政务观察”?

2017年08月17日 14:27 | 作者:章正 王可尔 许冀腾 孙一秋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体验式实习进行职场“预习”

1993年出生的丁小行,是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农业信息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一次他在国家林业局实习。他坦言,这为他毕业之后的人生选择进行了一次“预习”。

“我上大学的时候,曾经迷茫了很久,现在结合自己的情况,目标也定了。”他打算先考选调生——去基层工作。

有些优秀大学生家在县城或者农村,最苦恼的就是缺少指点——父母阅历有限,难以给予有效的指导,只能靠自己的实践来摸索。而这次实习中,部委的工作人员能与同学们直接交流,并给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建议和规划。

上海大学数学专业的硕士生连自建曾在甘肃定西支教过一年,这次实习是他第一次到北京。他被安排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实习。与其他来实习的同学不一样,他并没有打算以后报考公务员,实习对他来说更多是多了一份职业体验。

不过,这丝毫没有让他的实习态度“打折”,他专门在上海买了一套西装,还拿出了并不常穿的皮鞋。这一个月,他和小伙伴穿着白衬衫和西裤,每天骑着车去地铁站倒车上班。

帮着做数据核查、起草经费使用的文字材料,工作看似琐碎,他却觉得很充实:“大家工作量都很大,也很求真务实。”

未来,连自建还是想投身创业,“我在国家部委实习锻炼了能力,开阔了眼界,我以后想通过公益创业为老百姓服务。”

既要让实习生有存在感,又要确保工作零差错

实习生来国家部委实习,融入是不是存在问题?

国家发改委直属机关团委负责人杨涛说:“国家发改委为了保证这次实习取得预期效果,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党组领导亲自审定了工作方案,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文步高直接给予指导并帮助协调。发改委可以提供很好的实习平台,但好事要办好,既要让实习生有存在感,又要确保组织工作零差错。”

国家发改委这次有11名学生来实习,机关团委先到相关部门统计需求,再根据同学们的专业进行分配,确保供需平衡。从办饭卡和出入证到岗前培训,杨涛必须确保每个环节无缝对接。机关团委还建立了“导师制”,给每个同学都配上一名经验丰富的干部,帮着他们把把关,上上“私教”课,促进学生成长。

看似过程繁琐,但是程序规范了,让接收实习生的部门用人更加放心,学生也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融入。

团中央学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4年间,“紫光阁”实习计划从北京5所高校扩展到全国59所高校,参与的部委从5家增加到现在的32家。规模大了,制度设计也越来越精细了。“我们会采用对简历一份一份筛选的方式,根据同学的专业和经历,尽可能把学生安排到最对口的部委,仅这一项工作量就非常大。”

除了“紫光阁”实习计划统一安排的8名同学外,教育部直属机关团委还组织了北京师范大学的42名同学到直属机关实习。教育部直属机关团委书记郇述涛说,实习不能让同学“放羊”。

为确保实习取得实效,教育部直属机关团委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份作业:参与一次支部共建活动、结交一位机关青年朋友、采访一位机关青年榜样、撰写一篇青年观察日记、提交一份实习心得体会。工作之余,还组织机关青年干部与实习学生座谈,请著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正昆为实习学生讲授礼仪。

为了实施好每年的“紫光阁”实习计划,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做了大量的沟通协调联系工作,为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了重要保障。在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办公室工作的方振南认为,组织这项工作,就是要尽量利用好1个月的时间,给同学们提供政治观察的难得机会,特别是要让体验式的学习落到实处。

团中央学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做深做实“紫光阁”实习计划,积极拓展实习规模,健全工作体系,完善评价机制,增强工作实效,做好成果转化,努力打造更具影响的工作品牌;同时也将鼓励支持学校共青团各级团组织以此为示范,努力形成多级联动的大学生实习体系,帮助更多大学生通过与政府机关的“零距离接触”,更好地受教育、长才干。



编辑:李晨阳

01 02

关键词:实习 大学生 中央国家机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