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小绣针织就致富新生活

新疆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学员脱贫记

2017年08月21日 09:50 | 作者:朱贺琴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

回访班和静县学员认真钻研刺绣技艺


办合作社增收入、添自信

手艺已经学会了,但如何将手艺转化为产业实现增收呢?调查发现,已经开始积极筹办合作社的学员不在少数。

近年来,在农村办合作社可享受税收减免、财政扶持、项目扶助、人才培训、产品流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班内已获批的合作社有和静县哈尔莫墩镇哈尔莫墩村的巧妇合作社、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巴西里克村的天鹅姑娘刺绣合作社,伽师县英买里乡英买里村的绣女合作社等,还有几个合作社正在办理审批手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员计划在自己已开办的工作室、裁缝店的基础上成立合作社。无论是合作社、工作室还是裁缝店,牵头者与参加者基本上都是培训班的学员和学员们的亲朋好友。

学员们告诉笔者,合作社、工作室的经营没有一帆风顺的,在成立初期,由于知名度不高,订单少,社员们的工资不能按月保证,退社进社人员更换频繁,有时一个刺绣图案要经手几人才能完成,好在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一件衣服已经从最初的无利可获到现在有了20元左右的微利。阿瓦提县英艾日克乡夏库尔村巧手姑娘工作室室长说,刚开始,工作室只有三四人,除去房屋租金,每月都是入不敷出,后来室长与室员把自己在裙子、裤子、T恤、毛巾、毛毯上绣制的图案展示给村民看,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好评。现在已经有一些外乡外村的妇女点名让工作室的人员绣制,目前慕名参加工作室的村民已有10人,还有9个村民想跟着室员们学习刺绣技艺,室长也计划在工作室的基础上申请开办合作社,吸纳一些低保、残疾、贫困妇女入社,让更多的乡民受惠。

从无到有的事业让学员们信心倍增,在衣服上加工绣制的图案也获得了村民们的赞誉。和静县哈尔莫墩镇哈尔莫墩村巧妇合作社社长说,牧民们非常认可手工缝制的服装。刚开始社里没有订单,只能做些衣服自己拿到牧区去卖,牧区不比城里,家家户户离得很远,有一次社长去牧区推销,走了很久都没有看到居民点,东转西转居然迷了路,最后终于找到一户人家。拿着衣服四处推销的好处,是让周边的老百姓都知道了巧妇合作社的衣服好看耐用,由于购买者都是牧民,合作社的盈利并不乐观,但是销路的打开使20元的计件工酬总算有了保证。这样二三月份赶制三八节用的女装,五六月份加工童装,7月份草原那达慕盛会需要很多传统民族服装,冬季要准备春节用的服装,只要人勤快,一年四季都有活干。

随着订单的增多,学员们发现,要想满足村民们各种购买需求,就要不断地充电学习提高技能。为了参加这次回访提高班的学习,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温图勒尕村蓝印工作室的室长携室员果断放下20套衣服的大订单来学习。她们说,所有的绣品都是给人看的,提高技术是关键,漂亮的绣品会让大家眼前一亮,自己展示时也会更加自信。如果生活用品上处处都是美丽的刺绣图案,大家也一定会更热爱生活的美好。

精准脱贫美生活、促团结

在新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精美的刺绣往往是最具标识性的亮点,从首服到足衣,从精致小巧的饰品、针袋、香包,到铺满整房的地毯、挂在床上的帷幔,老百姓从来不会觉得装饰过度,购买针线绣品几乎是村民们日常开支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小绣针里藏着大市场,依靠刺绣技艺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在切身体会到办合作社、加入合作社带来的收益后,回访提高班的学员们表示,只要村里的农家姐妹愿意学,自己会毫无保留地把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大家,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如果村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刺绣村,那么随着旅游产业的开发,在“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致富梦想并不遥远。

除了学技术,培训期间,学员们还结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实操课间,蒙古族、维吾尔族、汉族的学员们唱着蒙古长调、跳着麦西来甫、手里绣着老师布置的作业,很是开心;业余时间,大家述说创业的艰辛,拉拉家长里短,探讨刺绣的技法,交流对图案的理解,有了难题出谋划策,有了问题共同承担。学员们甚至约好,如果谁有完不成的订单,一定要向姐妹们求助,如果谁有销路好的图样设计一定要在群里分享。

在对回访提高班的调查中,笔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在学员们心里,超越了民族的友谊之花已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而每一位学员和她们背后的亲友团,更是以传统刺绣技艺为媒介,织就了一张以团结与信任为丝线的大网,延伸到新疆各地的角角落落。对传统刺绣的喜爱和脱贫致富的决心,不仅让处于这张大网节点中的各族学员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也让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找回了自信,她们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还为未成年的儿女们树立了生动的榜样。

如今,学员们用日趋熟练的刺绣技艺诠释了如何精准脱贫,如何筑梦边疆,如何进行自我提升。事实证明,农村妇女一样可以凭借传统技艺描绘梦想,在合作社的创业中大展身手,让日子红火起来。小针线牵动大产业,发家致富没有秘诀,绣布上一针一线描绘的是理想也是希望,农村妇女用刺绣技艺赚取酬劳赢得自信的人生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作者系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新疆大学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项目组主要成员)


编辑:李晨阳

01 02

关键词:学员 刺绣 合作社 新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