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四川乐山摩崖石刻10颗佛头被盗 乡野文物为何屡遭窃?
【应对】
或有专人看守此类文物
夹江县地处四川西南部,富含文化遗产,尤其以摩崖造像著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岩石窟即位于该县境内。濒临江面的悬崖绝壁上,排列着162龛、2746尊摩崖造像,始建于唐,延及明清。
而庞坡洞地区,也有明代摩崖造像100余尊。宋洋介绍,类似于佛头被盗事件发生地,位于乡野山村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县还有几十处。这些文保单位保护状况各异,但是与庞坡洞摩崖造像保护状况类似的,还有一些。
佛像被盗后,宋洋每天都在为此事奔波于县里、镇上和村里。近几日,该县文管所一方面配合公安部门开展调查,另一方面加大了文物巡查力度,并着手完善本县文物保护相关管理措施,制定辖区内文保单位的详细保护方案,“应该会比较快出台”。
宋洋透露,该县正在着手完善的文物保护制度,将为该县文物保护带来一些改变,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就是可能会有专人看守这类文物保护单位。
■ 追问
1 乡野文物为何屡遭窃?
散落田野,无法为所有文物设专职保护人员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位于山村乡野的文物屡屡遭窃。
《新京报》此前报道,近年山西至少有12处古建筑壁画被盗,其中大多数位于村里。部分村庄组织村民白天看护寺庙,晚上没有人专门看护,有些村庄的古建则完全无人看守。
据《东南快报》报道,近几年,福州偏僻村落文物屡遭贼手,仓山区林浦村尚书里石坊的圣旨牌遭窃、晋安区王继先墓前青石羊失窃,还有人企图盗挖古墓……
国家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山村乡野的文物保护确实是薄弱环节,他认为这个问题已经“很严峻”。
“我们也在想尽一切办法,最近在搞文物安全督查,带队到各省去检查,但还是有一些案件发生,尤其是乡村的文物保护问题。”该工作人员说。
在他看来,乡野文物保护的困难,是一个系统性问题,特别是散落田野的造像、石刻,尤其缺乏有力的保护措施。我国文物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国家没有力量为每一处文保单位设立专职的保护人员,这导致文物遭窃遭破坏的隐患。
2 如何保护“乡野文物”?
很多市县出台文物保护员管理办法等制度
当前,一些志愿文物保护员活跃在各地、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上述国家文物局工作人员表示,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我国实质已经形成了一直到村里的几级文物保护员机制,这些文保员属于志愿性质,没有纳入当地文管部门的正式编制。
国家文物局特聘专家付清远说,原则上各级文保单位都要设立文保员,这些文保员很多是义务的,有的地区会给予补助,但也有地区没有设立文保员。他认为,特别是村里的文保单位,一般都由村里文保员义务保护。
去年,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曾表示,长城沿线有3000多名长城保护员,工作条件艰苦、工作环境恶劣,今后还要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待遇。
记者查询发现,全国很多市县都出台了文物保护员管理办法等制度。浙江海盐县规定,文物丰富的地区,人口在万人以上的镇、街道须配备3名以上文保员,有文物保护单位(点)的行政村须配备1名文保员。
国家文物局也颁布过《长城保护员管理办法》,提出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应当为聘请的长城保护员给予适当补助,补助标准可参考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将前述所需经费纳入长城保护经费。
但记者查询的文保员管理办法中,均未对文保员提出具体细则,也没有规定文物遭受破环、盗窃,文保员应该承担责任。
3 文物被盗由谁来负责?
应当由当地政府及文管部门负责
付清远告诉记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县级文物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发生了失窃案件,应当由当地政府及文管部门负责。
付清远说,具体如何管理各级文保单位,当地政府和文管部门要在相关国家规定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如果措施不到位,就是政府的失职。
199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方、各有关部门应把文物保护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此即文物工作“五纳入”原则。《通知》还要求,财政预算中安排的文物保护经费应逐年有所增加,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引导并广泛吸收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参与文物保护事业。
付清远指出,各地政府应该强化文物管理经费的财政保障,确保文物保护有投入、有管理、有责任,如果文物出了问题,要问责相关领导。
新京报见习记者 倪伟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四川乐山 摩崖石刻 佛头被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