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两名“袖珍疗育师”结婚 相约守护“星童”
外出时,夫妇俩总是与孩子们手拉着手。
倾诉丨“袖珍老师”与“星童”互相支持、互助成长
“同事们和孩子家长都说我俩是守护孩子们成长的小精灵,其实,每一名‘星童’也是帮我们获得成熟、自信的天使,我们更像是抱团取暖、共同进步的天生搭档!”李海敏说,“星童”属于社会大家庭的成员,所以他们会把正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融入到课堂上,比如带孩子们体验超市购物和乘公交车。
“从不开口的孩子开始尝试学语言,经过训练后可以融入同龄人的群体,那感觉简直太好了,有一种很大的成就感,更有一种存在感,以及家长们的认可和对这份事业产生的归属感,更让我觉得幸福!”费永玲说,她认为袖珍人和“星童”在心灵上是相通的,由于身高上的缺陷,袖珍人多数会感到自卑,不敢和外界接触,大部分人都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但其实他们的内心非常渴望被社会接纳和认可,因此更容易与“星童”做到“心灵沟通”。
该康复机构后勤老师崔瑞芳提起李海敏和费永玲,就冲着记者竖起了大拇指,称两人的敬业精神让人钦佩。
由于疗育效果突出,李海敏和费永玲的课程已成为孩子们喜爱、家长们争相预约的“精品课程”。虽然如今两人的爱情与事业喜获双丰收,但在来到郑州之前,两人也分别经历过一段辛酸的过往。
李海敏是孩子眼中的“最佳玩伴”
相识丨千里姻缘一线牵,只因同是“守护者”
费永玲一直很热爱教育事业,1998年她大专毕业后就开始从事幼教工作,并在家乡章丘的一处小山村里开办了一家幼儿园。“最忙的时候我一个人要看管30多个孩子,可看顾孩子我就没法做饭,做饭就没法看顾孩子。幼儿园停办后,在残联的安排下,我到一家电子厂从事加工行业,但待了2年,就发现自己根本离不开孩子,离不开教育事业。”费永玲说,2014年她在网上了解到,郑州一家康复机构推出了袖珍人融合教育模式,并在招聘“袖珍老师”,她便从山东赶到郑州应聘。
李海敏在12岁时患上了侏儒症,20岁时考进了一所技校的中专美术班。毕业后,却因身高问题始终没能找到一份工作。当他得知油画临摹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就开始了他的求艺生活,最终成为家乡小有名气的画家。“2014年,我在网上与玲玲取得了联系,当时我们都互相知道了彼此的情况,她告诉我说郑州的这家训练中心特别需要袖珍老师来帮助‘星童’,恰好我以前曾在聋哑学校任教,便决定去郑州看看。结果不仅爱上了这份特教事业,也爱上了和我志同道合的玲玲。玲玲对孩子的爱心和耐心,坚韧和善良,还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深深感染了我。我们征求了双方家人的意见,大家都为我们能在郑州这所学校的大家庭中组建小家庭而感到开心。”
“我曾经也有一颗玻璃般的心,外界不友好的眼光投来,那颗心就碎了,但海敏用他那一颗真诚的心守护我,打动了我,我们算是互生情愫。”费永玲说。
夫妻俩的宿舍门口放着李海敏为费永玲做的玫瑰花
婚礼丨大婚现场,“小夫妻”收到了众人的美好祝福
9月16日,李海敏和费永玲终于迎来了专属他们的幸福时刻,在喜庆浪漫的婚礼现场,红色的大喜字等中式婚礼元素布满了每个角落。喜案上摆满喜糖,璀璨温馨的灯光在喜堂内交相辉映。身着长袍喜服的李海敏紧张地用手抚着心口,他说:“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中式婚礼,虽然彩排过,但还是很紧张啊!”
随着欢快的锣鼓和舞狮表演开始,婚礼正式拉开序幕。“大家信不信,我一首歌能把新娘子给唱出来?”李海敏登台后,拿着话筒问。“大家看好他吗?来,让我们为新郎加油鼓劲!”司仪说。“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李海敏张口便是一首《夫妻双双把家还》。进入了红帘花门的迎亲环节,新娘在新郎红绸牵引下跨火盆、跨马鞍,寓意婚后日子红红火火、平平安安;掀盖头环节,新郎用秤杆挑开新娘头上的红盖头,寓意二人的结合称心如意……从新郎拿出亲手制作的彩泥小熊摆件示爱新娘,到两位新人许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盟约,新人的同事、他们所在学校的家长代表和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与爱心人士,共同见证了这幸福美好的时刻。
婚礼上,李海敏、费永玲表示,在未来的日子会经营好自己的婚姻,携手同行,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回馈特殊教育,继续牵手守护孩子们,“两个人的力量对于帮助‘星童’这样的弱势群体是有限的,但我们相信只要汇聚‘点滴爱’,总会形成‘爱的河流’”!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袖珍 疗育师 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