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潜水员失踪事件”救援者方励: “遇难潜水员可能遭遇了外力作用”

2017年09月19日 08:47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应该是有什么外力作用导致遇险

新京报:听说你对潘家口水库比较熟悉。

方励:是的,2011年我们在潘家口水库拍过电影《二次曝光》,我去过很多次潘家口,对那边情况相对比较了解。两位潜水员失踪的事情我困惑了很久,一直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想不通。

新京报:你觉得这片水域危险吗?

方励:这片水域我非常熟悉,2011年拍《二次曝光》的时候几进几出,我是制片人,对水域安全要负责。当年水下的情况,有大量的网箱。所以我们就去了上游大概四五十公里的地方拍了。我们选择离开这个水域,就是因为网箱太多了,晚上不敢开船。

新京报:这批潜水员提前做了非常多预案,他们不知道网箱的情况吗?

方励:当地的渔民告诉我们,因为水源污染得比较厉害,去年政府要求把水面的网箱全部取掉。所以潜水员们了解的情况是网箱都取了。但是后来我们发现了一些残留的网箱,在比较深的地方,四五十米的地方。一个客观的事实是,这一片水域从表面上看是完全没有网箱。

新京报:这个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吗?

方励:当然,这是偶发事件。不管是碰到网箱被缠绕导致溺亡,还是因为外力作用导致心脏抽搐而溺亡,都是小概率事件。尤其他们还是非常专业的潜水员。

新京报:因外力作用的溺亡和单纯的溺亡有可能区分吗?

方励:通过对心脏的判断是有可能分清的。因为溺水缺氧导致窒息和因为外力作用导致窒息是不一样的,外力作用造成的是心脏痉挛,溺水的话不是。

因为潜水员受过专业训练,应该是有什么外力导致他们呼吸器脱落。但这也都是大家的判断推测,没有铁证,这只是给我们搜寻提供了一种假设可能的方向。

这次搜救是最困难、最纠结的一次

新京报:你之前听了很多徐海燕和孙昊的故事,可以和我们说一说吗?

方励:我和徐海燕两个表哥聊得很多,因为她是重庆人,算是我的老乡,孙昊也听到很多,大家都说他人很实在。海军曾经说,孙昊和徐海燕是他最优秀的徒弟。

新京报:他们两人作为潜伴是随机的吗?

方励:是的,包括我们之前也非常好奇为什么是这个组合,GUE的潜水员告诉我,因为他们都非常强。

新京报:我看这几天你们天亮就开工,晚上还要开会到很晚,压力特别大。

方励:对我来讲过去这一周压力的确特别大。我们都是干海洋调查和物理探测的,压力大并不是别人对我们的期待,而是我们自己的压力。找不到搜救目标的时候会非常较劲,老是会问自己,你看过那么多案例,有这么好的装备,为什么找不到,他们能去哪儿呢?

新京报:就你以往的经验来看,这一次搜救算顺利吗?

方励:其实这次搜救是我遭遇过的最困难、最纠结的一次,因为我们没有方向。

新京报:这一次搜救,你们做了哪些假设?

方励:我们假设了几种。一个是被水里残存的网箱缠住了,我们听当地渔民说,断崖附近有很多陈旧的网箱被沉下去了;还有一个可能是,失踪的潜水员有可能在水下长城附近,比如钻进了烽火台的洞穴里。

新京报:这两个假设你觉得可能性大吗?

方励:其实一直觉得不可思议,即使是被网箱缠住,怎么会两个人同时被缠呢?我们和很多朋友谈这件事情,就一直很纠结,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我们最难最麻烦的就是在搜索的过程中觉得没有方向,你怎么假设都不成立。

新京报:关于这件事情本身,你是如何看待的?

方励:我觉得这次事件能带给大家一些思考和经验,希望大家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新京报:你怎么看待你所做的救援工作?

方励:虽然我不是潜水员,但是我和潜水员打交道很多。我做过十多年的潜艇救生,特别了解在水下的危险性。大家都是相关的同行,不管任何人遇到水下事故的时候,我们职业的本能就驱使我们想去支援帮助。

新京报记者 罗芊 实习生 张艺 黄钰钦

编辑:周佳佳

01 02

关键词:潜水员失踪事件 救援者方励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