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揭秘雄安新区首次公开招聘 应聘与招聘人数比为179:1

2017年09月27日 10:10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到: 

《中国经济周刊》:诚通凭借哪些优势胜出?相比以往的招聘,这次招聘有何不同?

肖茵:作为具有26年专业化服务历史的人力资源公司和二级央企,我们充分认识到:此次招聘不是一般意义的企业招聘,而是雄安集团“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理念的公开展示。因此,选派业务能力强的总监担任项目负责人,由政治可靠、业务精通、能力突出的骨干组成小组,全力保障项目实施。我们不仅专业层面有基础和优势,而且政治上高度重视。

来自京津冀的应聘者居多

《中国经济周刊》:此次应聘者主要来自哪里?

肖茵:应聘者来自全国27个省份,其中北京、河北、天津应聘者居多,还有来自加拿大、日本、伊朗等其他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的应聘者。此次人才招聘充分体现出雄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特点。

《中国经济周刊》:现在综合笔试判卷工作和面试已经结束,雄安集团是否参与录用过程?

肖茵:此次招聘,雄安集团全程外包给诚通人力,参与笔试和面试的专家全部是外部专家。参加面试的考官由国务院国资委、地方省委组织部、研究院所和建设类央企的有关专家组成。

3天筛选完4000多份简历

《中国经济周刊》:从发布招聘广告到公布招聘结果,仅一个月的时间。雄安集团有哪些要求?

肖茵:雄安集团领导要求高:在招聘前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广而告之;招聘过程中,要充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雄安标准和雄安速度。我仅举一个例子,4000多份简历,3天必须筛选完。项目组的同志通宵达旦工作,不仅我们觉得速度快、强度大,应聘人员都反映此次招聘效率之高、速度之快是此前没想到的。

《中国经济周刊》:对于此次招聘中未进入笔试环节的报名者,以及未进入面试的应聘者,雄安集团逐一发送短信和邮件,以表达雄安集团真诚的谢意,为什么要这样做?

肖茵:短信和邮件虽均由诚通人力发出,但是代表雄安集团。雄安集团一直强调让我们代为感谢应聘者对雄安的支持和关注,像这样来安慰未能进入面试环节的应聘者确实并不多见。从工作量上看,投递4123份简历的应聘者中最终录用23人,我们发出的安抚信就有4000余份,相比以往的工作量确实比较大,但是我们很认真地去做这件事,除了把雄安集团提出的要求落实到位,也体现出诚通人力和雄安集团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

《中国经济周刊》:接下来是否还会参与雄安集团后续的招聘工作?

肖茵:当然还会参与。我们将持续关注雄安集团的人力资源需求,并提供综合配套的人力资源服务。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 | 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8期)

编辑:周佳佳

01 02

关键词:雄安新区 首次公开招聘 179:1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