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揭秘高精狙:100米距离硬币大小射击范围的背后

2017年12月04日 07:40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分享到: 

记者:能细到什么程度?

付诚:能细到我们每半个小时都要检测一次,在半个小时之内没有变化我们就不调整。有问题了我们就专家团队一起大家进行讨论分析,找出它的问题原因之后再进行修正。

记者:咱就举例子,就拿这个薄厚来说,你说这衣服薄那么一毫米,厚那么一毫米看不出来差别。

付诚:薄一丝或厚一丝都会直接造成我们枪管的精度,还有枪弹的匹配性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对我们精度指标会有影响。

记者:你指的一丝是头发丝还是钢丝?

付诚:头发丝。我们丝就是0.01毫米,就是头发丝的直径。

点击进入下一页

失败的原因在于枪管的弹道上,范方梅带领团队,在400余根枪管,8万余发子弹,8万多个试验数据中,重新设计这支步枪的枪管内膛。优化后的7.62毫米口径高精狙步枪,再次进行测试,百米开外,三发子弹连续击中靶心,这次打靶成绩达到0.5角分的国际精度先进水平。

记者:真正要在最关键的环节,考验的那天,您紧张吗?

范方梅:不太紧张了已经。

记者:为什么不太紧张?

范方梅:因为之前我们在厂里面自己摸了底,包括我们的精度,当时我们也请了一些高手,请了部队的狙击手来给我们做了一些试验。我心里有这个数,精度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实际上我心里已经很有数了,定型的时候我们感觉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个项目我们终于做完了。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12年的国际特种狙击手比赛在哈萨克斯坦举行,代表中国参赛的狙击步枪,正是7.62毫米口径高精狙步枪,为了让狙击手做到人枪合一,项目组的袁安专门随队进行一对一的舒适性调试。

记者:为什么需要在舒适性上做调整?

袁安:比如说狙击手,有的个子高,有的个子矮一点,每个人的臂长或者是身高,从脸颊到眼睛的距离。这些每个人都不一样,如果枪不能调整的话,他在使用过程中有的人可能使用起来舒服,但是换一个狙击手他使用起来可能就不舒服,他老是觉得别扭,瞄准的时候心情状态也不好,很影响他们的发挥。

记者:我们要为每一个人做调整吗?

点击进入下一页

袁安:基本上说我们很多地方,特别是有关瞄准的方面都做了一个可以调节的精度。

记者:这范围,这多高多矮,它这怎么调?

袁安: 比如说多高的人距离需要多少,尽量扩大范围,从1米62到1米8、1米9这个样子。

记者:贴腮的那个部位,这个每个人的感受可是千差万别的。

袁安:对,比如说在寒冷的地方,有的材料贴上去感觉很冰冷,在比较热的地方温度比较高的话容易出汗,出汗有的材料一贴上去感觉打滑,有的人可能喜欢软一点的,有的人喜欢硬一点的。

记者:可这是众口难调,怎么能保证每个人都满意?

袁安:当时我们就是设计了很多种方案,然后再让狙击手进行体验。

记者:你指的这个使用方案,是指那个材质吗?这块到底用什么东西?

袁安:一个材质还有它的形状,怎么贴上去更舒服一些。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12年7月27日,中国代表队第一次带着这支国产7.62毫米高精狙击步枪,在哈萨克斯坦参加了国际特种狙击手比赛,在全部17个比赛课目中,中国代表队获得14个课目的第一名,代表中国参加比赛的两个小组以绝对优势分获总分第一名、第二名。虽然这只是一场比赛的胜负,但对于中国军工制造来说,却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范方梅:他们参赛的那几天,说老实话寝食难安的感觉到底怎么样,还有它不可能实时地把比赛结果能够告诉我们。

记者:等于在这个过程当中你特别想知道现场发生了什么,但知道不了。

范方梅:对。

记者:那怎么办?多难熬。

范方梅:是,后来传回消息就是喜极而泣。当时觉得特别激动,这个比赛证实我们的实力,不仅仅是我们中国狙击手的实力,对我们装备也是一个认可。我记得当时他们在国外的时候,打电话给我他说方姐,国外那些狙击手也很感兴趣,就问他们这个枪叫什么什么,然后他们就跟我说了很多。他说方姐,你能把这个枪改个名吗?我们跟人家推广也好说,说起一个比较霸气的名字。

记者:起了吗?后来。

范方梅:没有,因为我们起名有一些要求。

记者:电话那头的你是什么样?

范方梅:当时我就特别兴奋,特别高兴。我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感谢他们把枪的性能发挥出来了。

记者:你看你现在说到的时候眼睛里也有泪。

范方梅:是,我特别就是说,因为好的枪必须要好的狙击手来发挥它的性能,所以当时确实真的很激动。

记者:您也用您的专业知识当时让他们信任了这个枪支背后的团队,这个女性带领的团队。

范方梅:让我觉得就是说,从事这个行业然后觉得无悔,做这个产品以后我觉得对得起我这份职业。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揭秘高精狙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