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中国家长的“托付”纠结:孩子交给谁才放心?
近日发布的《201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指出,幼儿教师的数量尤其是质量是困扰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在实现“幼有所教”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保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幼师的门槛其实很高,并不是谁都可以做好,特别是现在的幼儿园大多都是无死角的监控,在这样的压力下,不成熟的幼师容易出现情绪化的表现。”幼教虐童事件让华莹感到五味杂陈,她不希望公众对她的职业整体上存在误解。

小学减负放学早,孩子谁来管?
——业界呼吁学校发挥积极作用
离开了学前教育,孩子的托管问题是否就不再是难题?其实不然。
近年来,伴随着中小学减负工作推进,不少地区的小学放学时间都提前到了下午三点半左右,也因此带来了所谓“三点半难题”——学校放学后、家长下班前的这段时间,孩子谁来管?
在湖北武汉一所重点小学任教多年的于慧告诉中新网记者,她观察发现,她的班上有至少一半的孩子都是爷爷奶奶接送,每天放学时校门口还聚集了不少社会上的托管班在发放传单。
而在北京,有媒体曾调查发现,一些小学生托管机构每月的费用超过1000元,加上用餐费,一个月的费用加起来就接近2000元,对于不少家长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即便这样,因为需求多,托管机构的名额也非常抢手。
为此,教育部今年上半年印发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就明确,要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广大中小学校要结合实际积极作为,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对媒体指出,解决“三点半难题”还是要让学校发挥积极作用,多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但这就要求政策上有倾斜,着重给予老师补贴,提高老师的积极性。

中国家长该如何“寄托”下一代?
尽管上述受访者吴娜明确告诉记者,自己确实对孩子未来的教育有过一些顾虑,但她认为,家长的焦虑情绪是永远无法根除的,毕竟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掌中宝”。
政策层面,官方一直在对这些社会关切做出回应。今年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发生后,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就公开表示,幼儿园发生的这样一些事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民群众刚性入园需求与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存在的矛盾。
田学军透露,“教育部正在就学前教育立法进行调研,已经启动程序,为学前教育依法办园、规范管理提供法治保障。”
此外,今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改决定开始实行,其中,“新建、扩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与公办学校同等原则,以划拨等方式给予用地优惠”等规定被认为是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关键。
“陪伴才是最好的托付”,在吴娜看来,无论是学前教育阶段,还是小学的放学接送、托管问题,家长本身都理应付出更多时间,身体力行去陪伴孩子。(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中国家长 托付”纠结
      
 

宪法日活动进校园
奥地利出生的大熊猫龙凤胎即将返回中国
纽约举行世界艾滋病日纪念活动
“2018澳门光影节——时光澳游”开幕
阿联酋庆祝国庆日
壮族山歌进校园
邯郸至莫斯科中欧班列首发
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在日内瓦举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