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老照片上的“月票”往事 曾有人画月票

2018年01月29日 16:32 |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 

有人竟然画月票

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月票价格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几次上调。到1999年12月,市工月票、通工月票、市学月票、通学月票、公交地铁联合月票分别由当年的几元钱上调到30元、40元、10元、20元、80元。(1999年12月9日《北京日报》1版,《明起公交地铁调票价》)

无论票价怎么上调,月票仍称得上经济实惠,始终被市民追捧。不过,有少数乘客在月票上动起了歪脑筋,令人不敢恭维。

▲2005年的通工月票

▲为了妥善保存月票,人们会在地摊儿或批发市场里买一个月票夹。图为昔日月票夹的经典造型。

2004年的市工月票

▲1998年4月30日,《北京日报》6版

1982年,电车二场票检组工作人员查获了一张伪造月票,使用者是某美术学院的学生,月票是他自己画的。(1982年4月16日《北京日报》2版,《大学生更应行为美》)

1986年夏季,团市委和市公交总公司团委联合组织上千名团员开展了一次查堵逃票的活动,5个小时在118个站点共查获逃票者1656人,罚款1000多元。被罚的1000多人中,有国家机关的处长,有擅画月票的美术教师,有高等学府的学生,甚至还有“百日蹭车无事故”的“哥儿们”。(1986年9月6日《北京日报》2版,《无愧自安》)

在查获的假月票中,有私自偷换相片的,有描画骑缝章的,还有绘制月票印花的。而违规使用这些月票的人当中,学生占了很大比例,尤其是大学生。市公汽一公司曾做过统计:在查处的439张违规月票中,学生月票就达303张。本报1998年4月30日6版《使假月票不丢人?》一文专门对这种现象提出批评:发售月票,目的是为了优惠、方便广大乘客,公交公司不仅无利可图,国家还要因此给公交公司一定补贴。使用假月票者一分钱不掏,想上哪儿,坐车就走,他们方便了自己,却坑了国家。而且这种行为,只能增长学生贪图小利、投机取巧的心理,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在这里奉劝学子们一句话:“莫以恶小而为之。”

编辑:杨岚

1 2 3 4

关键词:月票 公交 地铁 北京日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