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盲人诗人出版4本作品集 为2000人免费做心理咨询
创办整形医院
十国记者下蓉城采访她
现在,已经很难在网上找到30多年前关于李芳洲的报道。毕竟,普通人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接触互联网。但没有互联网,并不能掩盖李芳洲独有的“盛唐”年代。
翻开旧日的报纸,能看到《十国记者下蓉城慕名采访盲姑娘》《盲医李芳洲芳心可敬》《圣洁的天使——世妇会前访特约代表李芳洲》这样的报道,在那些老照片里,她穿着粉色的旗袍,戴着项链和耳环,和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握手,神采飞扬、笑容灿烂。
很难想象,这位深居简出的盲人奶奶,原来有过如此绚烂的青春年华。
在李芳洲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改革开放初期,她和数名盲人创建了盲人按摩诊所,事业发展迅猛,诊所很快升级成拥有几十个科室的综合性医院。1984年,李芳洲又创办西南首家整形美容院及几家附属医院,还兼营工厂、商场、旅馆等。
人们听后常会惊诧,盲人看不见咋会想开美容整形?李芳洲觉得选择做美容整形,是跟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关,“会变美,是一件特别好的事件,我听人家说李院长你很美,就觉得特别开心。”
“现在有人跟我说整形呀美容呀,我都会回他,回去问你们老总,西南整形界的祖师爷是谁。”说到高兴处,她禁不住哈哈大笑。
曾和三毛合影
为2000人免费做心理咨询
1990年秋,著名作家三毛来到成都。
到现在,无数爱恋三毛的人只知道,在摄影师肖全的镜头里,三毛随意坐在街边青石板的地上,把脚放在竹椅上喝盖碗茶,和路边的孩子在地上玩“拍纸烟盒”游戏。
不过人们不知道,三毛曾经去过李芳洲的按摩诊所,还和她合过影。
事隔20多年,现在的李芳洲已记不清楚当时见到三毛的具体时间了。“她过来体验按摩。”在李芳洲拿出的三张照片里,三毛穿着红色的薄外套,牛仔裤,扎着头发,坐在椅子上,李芳洲穿着绿色的连衣裙和白色的高跟鞋。其中有一张,三毛在翻开相册,而另一张,一个盲人在按她的肩膀,她偏过头去和李芳洲说话。
“几个月后,就听说她自杀了。”李芳洲遗憾地说。
深刻感受命运无常带来的痛苦,让李芳洲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002年,退休以后的她开始将精力放在心理治疗方面,拜名家钻研心理学,阅读心理辅导、心理干预、心理援助方面的书籍,而后又考取了高级心理咨询师。
“我就免费做心理咨询,一方面也是为了治愈我自己。10多年里,前前后后,为2000余人做过治疗。”她细细想了想,告诉记者,那些来找她做心理咨询的人,有些是朋友介绍来的。
出版四部作品
想把自己的故事拍成电影
如今,李芳洲一个人住,做一件事情:写作。诗歌、散文、小说,都写。
她先用盲文写作,再念出来请人打字,“有时候因为发音问题常出错,还闹了不少笑话。”她说。
曾经大开大合的人生经历,如今成为笔下文字的来源,“有很多想法,想写下来。”文学创作,让她在喧嚣浮躁中静下心来。
2012年,62岁的李芳洲结识了武侯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银莲,这位女作家陆续帮她编辑整理出版了四本文学作品集,其中包括一本诗集。去年4月,在刊发于《现代艺术》杂志的一篇文学评论里,银莲这样评价她:“从她的作品中,可以读到一种来自内心的安静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带领李芳洲走出了黑暗低谷,也可以让读者领会到一位坚强又温婉的女性灵魂深处的香味。”
2013年3月25日,民革四川省委、省作协、省妇联、省残联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传递中国正能量——盲人女诗人李芳洲诗歌作品网络朗诵音乐会”。
目前,李芳洲已是武侯区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和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我特别希望有一天,自己的故事能拍成电影。”她笑着,无限憧憬又有些不好意思。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谢燃岸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盲人诗人 出版4本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