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秀风采秀风采
李立明:无法割舍的健康情怀
很多医生常感慨自己一辈子都在治病,可病人依然数不胜数。“如果把更多精力花在疾病预防上,让公众拥有预防疾病的能力,那么医院里的患者肯定会越来越少。”这种感触不仅让李立明对公共卫生事业有更多思考,也演绎成他生命中的一种情怀。
◆李立明简介
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家督学。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流行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主任委员。
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讲台上,他时而风趣幽默,时而不怒自威,又时而激情澎湃。
在学生们的心目中,他是科学家“老李”,哲学家“老李”,更是教育家“老李”。
在全国两会的会场上,他习惯梳着一丝不苟的头发,表情严肃地倾听或思考。倘若他要发言,严肃的眼神里立即迸发出自信的光。
他是李立明。
走上讲台,成为“职业演说家”
李立明的事业和人生,与公共卫生事业无法割舍。而选择学习公共卫生专业,并不是他人生中的偶然。1976年,李立明结束了在北京顺义农村的插队生活回到城里,适逢当时北京铁路分局正在招工,于是,他进入该局成为了一名电钳工。
最初,组织本想安排李立明进铁路分局防疫站工作。防疫站的工作简单,就是负责送取水样和刷试管。这样一份不费脑筋、体力轻松的“好工作”却被李立明婉拒了。他不是不想进防疫站,只是不想自此以后每天就是“刷刷试管”。那时的他,“看”上了同在防疫站的另一份工作:防疫站实验室技术员。为此,他暗暗下了一个决心:一定要找机会读书、学习,做个专业技术员。
机会很快如愿而至。1977年,我国恢复了已关闭11年大门的高考招生。李立明在当年便考入当时的北京医学院(如今的北大医学部),选择了跟防疫站技术员工作相关的公共卫生专业开始学习。
命运时常会有一些意外却不失美妙的插曲。李立明原本为了回铁路局防疫站当技术员而学习医学,却在毕业后被留校任教。1986年,硕士毕业的李立明走上了北京医科大学(原北京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2000年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讲堂。
李立明喜欢自称“老李”,也欢迎学生们这样称呼他。在学生们眼中,这位老师有点“萌萌哒”。可一旦李立明在讲台开讲,这种“萌”又迅速被新的标签所取代:睿智、风趣、严厉、富有激情这些看似矛盾的标签,在李立明身上都得以体现。
预防医学导论,是李立明教授的主要课程之一。这门被多数医学生诟病“最枯燥”的一门课,却成了李立明的学生们最享受的课堂之一。“老李在讲台上如同职业演说家一样,把枯燥的理论课讲到生动鲜活。听他的课,会被激发出一种投身公共卫生的责任感……”大一时,原本打算换专业的北大医学部学生李昱,在听了李立明讲授的预防医学导论课后,深深被他“风趣幽默、旁征博引”的讲台魅力所折服,进而被预防医学知识所吸引,最终彻底打消了换专业念头。
而李昱还说了他一位好朋友“改头换面”的故事。这位贪玩的学生在医学院五年时间里,很少主动去上自习课。却在一堂李立明讲授的流行病学课后,开始主动跑自习课。“真是神奇,几乎每一位老师都会提醒学生们要珍惜时间,但能够取得这种‘奇效’的真是不多见。”李昱讲述时眼中满是敬佩和崇拜。
李立明却不觉得自己有多神奇,在他朴素的职业认知里,“师者,不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嘛。”而多年的讲台生涯,使原本宽厚的他能够以更加宽容的心态对待年轻人:“跟我的学生们讲道理,往往是一点就透。不是我厉害,是这些聪明孩子自身都是凭努力上进,考进北大的,他们不会真的放弃自己。”
“让流行病学赢得世界瞩目”
以讲台魅力赢得学生们的敬佩和尊重,是一个老师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而“让流行病学赢得世界瞩目”,是李立明这个流行病学专家多年来学术成果得到认可的印证。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疾病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并据此制订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对策和措施。说起自己熟稔的研究领域,李立明一改在政协履职时的端谨严肃,开始滔滔不绝。“比如说,多吃新鲜水果和心血管疾病发病有没有关联?如果有是如何关联的?我们又如何利用这种关联为公众的健康服务?”
其实,李立明反问的这三个层层深入的问题,正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内涵。答案,就在他发表的《中国人群摄入新鲜水果与主要心血管疾病的关联研究》这篇学术文章里。2016年4月,这篇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国际顶级医学期刊上的文章给出了一个前沿的研究结论:“根据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资料,发现与很少吃新鲜水果的人相比,经常吃新鲜水果的人罹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明显降低。而如果每天摄入100克新鲜水果,就可以使心血管病的死亡风险降低约1/3。”
显然,这项研究成果对于心血管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年年递增的中国而言,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最具卫生经济学意义的手段之一。领衔CKB项目研究的正是李立明。而《中国人群摄入新鲜水果与主要心血管疾病的关联研究》一文,不过是CKB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这一项目的另外两篇论文分别发表在《柳叶刀》及《英国医学杂志》上。
“一项学术研究的成果,能够同时问鼎三个顶尖的国际学术期刊,这可能是很多研究团队想都不敢想的事儿。但是他带领团队做到了。”北大医学部副教授王月丹这样评价李立明。
“让流行病学赢得世界瞩目”,其实是2016年第九届健康中国论坛上李立明入围年度十大人物的颁奖词。此次获奖,正是对李立明在CKB项目成果的社会性肯定。
但获奖,显然并不是李立明进行学术研究的出发点。正如他的学生们崇拜李立明,也并不是仅仅因为他的学术成就,更多源于他的学术境界。“在这样一个SCI至上的时代,老李关注的不是如何多发一点影响因子高的文章,而是始终立足当下、立足国情开展公共卫生研究,为健康中国建设如何多助力。”李昱坦言,李立明的这种学术境界,让很多原本不打算毕业后从事公共卫生的同学,信念坚定地留在了这个队伍里。
不管是插队时还是工作后,李立明都有一种深刻的感触:“很多医生在年迈时回首自己的从医历程,常感慨自己一辈子都在治病,可病人却依然数不胜数。如果把更多精力花在疾病预防上,让公众都拥有预防疾病的能力,那么医院里的患者肯定会越来越少。”这些年,这种越来越深刻的感触,不仅让李立明对公共卫生事业有了更多思考,也演绎成他生命中的一种情怀。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李立明 健康 疾病 预防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