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一号文件”让我生活有奔头——农民工商海青回家记
新华社石家庄2月25日电 题:“一号文件”让我生活有奔头——农民工商海青回家记
新华社记者 范世辉
大年初十,年味仍浓,记者来到河北省临漳县孟村铺村看到,村东头一座二层小楼特别显眼,大红灯笼挂在门上鲜艳夺目,鎏金字的春联熠熠生辉,这是“大地丰收农场”场长商海青的家。
“这是我致富的‘法宝’。”问起发家秘诀,商海青拿起一本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单行本说。
如今42岁的商海青虽然头脑灵活,但2014年前的十几年里,他一直像大多数农民工一样,哪里有活儿就去哪里,四处漂泊,生活非常拮据。
“村里青壮年都出去打工,许多土地闲置,很可惜,中央一号文件正好鼓励农民土地流转,我就流转了100亩地种粮食作物。”2014年,返乡创业的商海青看到了农村创业的广阔天地。随后,他又办起了粮食购销中心,不仅拓宽了自己的收入渠道,也解决了周边群众卖粮难问题。
第一年就尝到种地甜头的商海青,从此与一号文件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一号文件一出台,他就第一时间研读,重点地方还会用笔标注起来。
2015年, 商海青突然做起了农场主,这成了当年群众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对此,商海青只是微笑面对。原来,当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
接下来,商海青开始大规模承包土地,当年农场就扩大到600余亩。经营上,商海青实行订单农业,育种、农药、管理、收购、结算“五统一”,集约化的生产使得农场盈利一路攀高。日子越过越红火,商海青在村里盖起了二层小楼。看到商海青的事业越做越大,在外打工的青年纷纷效仿,也返乡创业搞起了大棚蔬菜、养殖等。
2018年一号文件的出台更是给商海青打了一针强心剂。商海青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兴了,农民腰包鼓了,农民的职业自然就有吸引力。为谋划更大发展,商海清又跑到南京,与一个农业公司接洽,联合大规模托管农民的土地。“到时候从种子选购到农田管理再到销售,公司一条龙服务,钱按时打到卡里,农民躺着也能赚钱。”他说。
与商海青交流中,乡村振兴战略、供给侧改革、转型升级等一些新名词,他常常脱口而出。“一号文件让我生活有奔头”,这句话他说了很多遍。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望着今年秋季就要挂果的百亩桃园,商海青诗兴大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海青 农民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