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别等着社会来帮你教育“熊孩子”
近日,一则“怀孕嫂子被熊孩子猛推:我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小姑做法引网友热议”的新闻占据头条,此事引起社会广泛热议。(3月25日《半岛晨报》)
不知何时,“熊孩子”一词已经成功融入我们的生活并且成为贬义词。熊孩子,常形容调皮的孩子,岁数小不懂事,并且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被网友们界定为那些乱翻东西、搞破坏、不守规矩的孩子。
在这则新闻中,家中的熊孩子猛推了一把孕妇,在被责问时熊孩子还满不在乎地说:“我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看推倒她会不会也流产。”然后他的小姑把他暴揍了一顿。对此,网友的评论几乎都支持小姑,但在这一边倒的评论中夹杂了一些声音,如“他还是个孩子”“小孩子不懂事,大人应该原谅”等。小孩子天性活泼,顽皮一些可以理解,但如果为人恶毒,以在伤害他人中寻求自己的快乐,甚至做出伤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时,就不是“不懂事”能撇清的了。
“熊孩子”是如何养成的呢?熊孩子也不是生来就以伤害他人为乐的,可以说是家庭的教育养成了让人避之不及的“熊孩子”。小孩子的行为反映的是一个家庭的教育观,一味宠溺,让孩子是非不分,连基本的礼貌和教养都没有,只会让人看不起。熊孩子在书店捣乱把所有的书都推倒时,父母说“孩子顽皮一点很正常”;熊孩子因为想吃鸡排女孩没有给,于是就在地铁来的前一刻用力推了一把女孩,差点把女孩推下地铁,孩子的母亲对此连一句道歉都没有,就拉着孩子上了地铁离开;男孩对着商场电梯撒尿结果电路短路被困电梯里,父母表示:“孩子还小,不懂事很正常”。我们可以看出,熊孩子们永远因“不懂事”的借口而肆无忌惮,家长在孩子犯错后的态度不是教育批评,而是为孩子找借口开脱。殊不知,这不仅仅是为孩子的错误行为开脱,更是在为自己为人父母却教导无方开脱。
“不懂事”与“没教养”是有本质区别的,“不懂事”是无心之失,而“没教养”则是有意为之,令人生厌。社会对孩子过多的宽容给了家长和“熊孩子”一个错误讯号:无论孩子做了多过分的事,社会总是会原谅孩子的。于是家长在放纵孩子犯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做出伤人也伤己的事。孩子在接受教育时期就像是一张白纸,你给他输出的思想是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不光要告诉孩子该做什么好事,更要告诉孩子什么万万不能做,古语曾说“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是没有道理的,你不告诉孩子那是恶行,他能伤害别人甚至是把别人逼死。
家长在孩子是白纸一张时,如果没有给他做出正确的示范,没有在他犯错时严厉教育,那么总有一天,等他长大了进入社会,社会会替你好好教育你的孩子。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孩子 教育 熊孩子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