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2017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这些项目为何能入选?
中新网北京4月11日电(记者 宋宇晟 应妮)10日,在经过为期一天半的汇报展示后,“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山东章丘焦家遗址、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宁夏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吉林安图宝马城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些考古新发现为何能入选?记者逐一梳理。

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
通天洞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托斯特乡阔依塔斯村东北的一处花岗岩洞穴中,所在的新疆阿勒泰地区,是中国西北部通向中亚、欧洲的要道。
作为新疆境内发现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它完整保存着从旧石器时代到3500年前古人类生活、居住的遗存。
遗址中发现了旧石器—铜石并用—青铜—早铁时代的连续地层剖面,不仅填补了新疆史前洞穴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国旧石器考古的重大发现,对了解新疆地区四万多年以来古人类演化发展过程、确立区域文化发展的编年框架有非常重要意义。此外,遗址中还发现了国内较早的小麦。

山东章丘焦家遗址
济南章丘区焦家遗址位于泰沂山系北侧的山前平原地带,主要时代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发掘中发现极为丰富的大汶口文化遗存。
遗址中,空间上排列有序的房址材料,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居住形态研究的空白。同时,发掘的墓葬材料极为丰富,随葬品常见玉钺、玉镯、陶高柄杯、白陶器和彩陶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报道指,考古人员通过测量人骨,发现墓葬男主人身长最高的竟然达到一米九,超过一米八的也为数不少。

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
杨官寨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姬家街道杨官寨村四组东侧,是关中地区仰韶中晚期的一处中心聚落。
2015-201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遗址东北部开展针对性考古发掘时,发现一处大型公共墓地。经初步探明,该墓地总面积超过8.5万平方米,目前已发掘面积约3800平方米,共发现史前墓葬343座。
考古成果显示,墓葬均为单人一次葬,人骨保存完整,有非正常死亡、人骨移位现象。此前也有报道称,在已经发掘的这些墓葬遗址中,有墓主人“出现了曾经被‘剁手’的奇怪现象”。

宁夏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
姚河源遗址位于宁夏彭阳县新集乡,是宁夏南部泾水上游地区首次发现的一处大型西周遗址。
居址区内发现有水网、路网、壕沟、墙体、灰坑等。墓葬区位于遗址东北部,共钻探出墓葬、马坑、车马坑、祭祀坑50余座。
这些重要的遗迹、遗物发现,显示了姚河塬遗址等级和地位不一般,属于某一西周封国的都邑遗址。姚河塬遗址为了解西周国家的政治格局、周王朝与西北边陲地区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

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
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是历史上对郑韩故城城门进行的第一次科学发掘,不仅全面揭露了春秋战国时期城门的构造、16条春秋至明清时期道路的走向,而且还印证了史书中对郑国“渠门”的记载,起到证史、校史作用。同时还发现了战国时期带有防御体系的瓮城城墙,这在中原地区东周时期王城遗址中也是首次发现。
郑国三号车马坑,是继郑公大墓之后的又一大发现。坑内残存4辆拆车葬式的木车,加之之前的发掘,郑公大墓共有葬车48辆,马124匹以上,出土的车辆和马匹之多,在东周考古发现中属罕见。
值得一提的是,饰有青铜和骨器构件的彩席顶棚、舆长约2.2米的大型安车,为研究我国周代车马葬制、葬俗等内容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依据。

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
栎阳城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13年,为进一步确定栎阳城遗址保护范围为保护规划提供资料,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重启栎阳考古。
本次考古复探了1980-1981年考古勘探出城址的南墙、西墙、局部发现北墙(编号“一号古城”),并经勘探、发掘确定了“二号古城”、“三号古城”,在三号古城内发掘确定了多座大型宫殿建筑。
据文献记载及出土遗物,三号古城上限不早于战国中期,与文献所载秦献公、孝公建都栎阳时间吻合,为战国秦都栎阳,是商鞅变法发生之地。

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结合“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测”项目,对东汉帝陵及其陵园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勘探,勘探总面积256万平方米。通过十余年的考古工作,明确了东汉帝陵墓冢的基本特征。
东汉帝陵封土平面为圆形,墓葬为长斜坡墓道“甲”字形明券墓,墓道为南向。东汉陵园遗址布局也逐渐明晰。东汉陵园采用内外陵园制度。内陵园是以帝后合葬墓为中心,周边有周垣或道路环绕。外陵园以大面积夯土建筑基址为主,集中分布在内陵园的东北侧。
这一系列调查与发掘工作,为今后研究东汉时期陵寝制度的内涵与演变,以及进一步探讨各陵陵主归属等问题,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为今后洛阳东汉帝陵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
大上清宫遗址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上清镇东,2014年6月该遗址被发现,随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展开了近四年的考古发掘工作。
目前,已揭露出大上清宫核心区域上清宫中轴线以东的范围5000平方米,建筑基址有龙虎门、玉皇殿、后土殿、三清阁、三官殿、五岳殿、天皇殿、文昌殿、明清碑亭、东厢房等,周边环绕砖砌院墙。
通过与文献记载的相互考证,推断主体殿宇基址的建筑年代为明代。大上清宫遗址出土大量宋至清的瓦当、滴水、脊兽、石栏杆等建筑材料和货币、陶瓷器等生活用具,为探究大上清宫的历史沿革、建造艺术提供了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料,同时也为研究道教发展史和道教考古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实物资料。

吉林安图宝马城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
宝马城遗址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以往学术界认为该遗址始建于渤海,辽金沿用。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于2014-2017年连续对其进行了勘探与发掘,基本掌握了宝马城建筑组群的布局、主要单体建筑的形制与功能,对城内外排水系统的走向也有了初步了解,共出土各类遗物逾五千件,其中2016年出土的“癸丑”(1193)纪年玉册确证其为金代皇家修建的长白山神庙故址。
宝马城遗址是近年来辽金考古的重要发现,为研究宋金时期物质文化与金代官式建筑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该遗址的发掘,是中原以外首次发现的国家山祭遗存,对了解宋金时期岳镇海渎祠庙的格局,以及探索金代礼仪制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研究金王朝的边疆经略、探索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对充实长白山悠久历史文化的内涵亦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
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内,南距成都约60公里,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2017年1-4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眉山市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共出水各类文物三万余件,实证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取得重大突破。
本次发掘出水文物包括属于属于张献忠大西政权的金封册,“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和“大顺通宝”铜币,铭刻“大西”国号和年号的银锭等。从时代上看,从明代中期延续至明代晚期;从地域上看,这些文物的来源北至河南,南至两广,西到四川,东到江西,涵盖了明代的大半个中国。
江口沉银遗址的发掘及出水数量众多的珍贵文物,对研究明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和物质文化乃至明末清初的社会历史走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十大考古新发现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