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短视频行业“中场战事” 从争夺“网红用户”开始
短视频行业的“中场战事”
无论是随口喊出“老铁666”还是被“魔性”的海草舞洗脑,短视频已成为大众生活的一种“调味剂”。每款“爆火”产品的背后都有不同的声音。喜欢的人会用短视频作为媒介,记录生活并分享。不喜欢的人则会摆出短视频平台一系列的“罪状”进行批判。
对立的声音代表着短视频行业的两面,其未来的发展也更值得我们关注。
时长51亿小时,短视频的“入侵”生活
如今的短视频已成为大众最重要的一种娱乐、社交方式,也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形式,其背后的短视频行业经历了从稳定发展到爆发增长的阶段。
根据近期由易观发布的《2018中国短视频行业年度盘点分析报告》,自2017年1月以来短视频市场整体增速强劲,截至今年2月,短视频综合平台活跃用户规模达4.035亿人。同时,短视频综合平台的用户使用时长在2018年2月达到51.628亿小时。对一些网民来说,刷抖音、刷快手已经是日常生活中的必备节目。
正如曾经我们“沉迷”刷微博、刷朋友圈一样,短视频已逐渐成为我们下一个“刷”的目标。巧合的是,这种目标的转变也体现在了用户在两类平台上所花费时间的“此消彼长”。另一份来自Quest Mobile发布的报告显示,移动社交和泛娱乐仍是目前占据用户时间的主要行为,但用户在即时通讯上花费的时间有明显向短视频领域转移的趋势。对比2017年12月与2016年的同期数据,即时通讯总使用时长占比由37.9%下降至32%,短视频使用时长占比则从1.3%上升至5.5%,涨幅达323%。值得注意的是,此项报告所提及的七类移动互联网二级细分行业中,仅有即时通讯与在线音乐两个项目的使用时长占比降低,社交与音乐恰好正是目前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娱乐性短视频平台的两类重要元素。
从5分钟、3分钟、1分钟到以30秒、15秒记单位,短视频的时长越来越短。可以说短视频的出现和发展满足了大众在移动网络下的碎片化阅读需求。其中,以用户拍摄、制作并分享的短视频综合平台更是因满足人们在表达、分享与社交方面的需求而收获了巨大的流量。可以说,短视频已成为趋势,而在用户使用时长、用户积累上依然有发展空间。
平台整改 短视频的“自我扫除”
一方面,短视频行业快速发展,实现了用户的大量积累。另一面,平台监管不足、内容引导方向偏差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最终的结果是,一件件负面事件的总和将短视频行业推进“冬天”。
进入2018年4月,随着快手、火山小视频对“未成年妈妈事件”的公开道歉以及抖音的防沉迷系统更新等措施,在有关部门的重拳监管之下,短视频平台进入了整改冷静期。以快手、抖音为代表,平台纷纷对照自己的“伤疤”进行了包扎。
根据快手官方发布的信息,截至4月6日,平台共清理51295条问题短视频,封禁用户11492人,清理用户名17675个。同时发布大规模招聘信息,通过新增3000名内容审核岗位以加强人工审核。同时在4月13日,快手平台更新上线“家长控制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用户仅能接收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同时无法进行打赏、充值等交易行为,也不可直播。整改措施直指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
另一边,“易上瘾”的抖音于近期上线防沉迷系统,当用户连续使用90分钟后,平台将以文字提醒用户使用时间。同时通过时间锁功能,让用户设定密码,到时锁定系统来降低使用时长。在4月13日恢复之前关闭的直播、评论功能后,抖音于头条号发布了对违规账号及内容的处罚通告。其中指出,3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平台累计清理27231条视频,8921个音频,89个挑战,永久封禁15234个账号。
对于日活量上亿、每天上传视频数超千万的短视频平台来说,强大的算法逻辑能够针对用户需求进行匹配,从海量的视频内容中为用户进行推送。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这种逻辑是行业积累用户、获得流量的“推手”,放在其他类型的内容平台依然成立。因此,平台往往会忽视对内容的审核,加上用户与内容上传量的快速增长,审核团队也显得“不够用”。
而从此次的整改事件中,我们能看出,作为以内容输出为核心的平台,短视频在人工运营与监管环节不可避免,算法的基础推荐机制与人工监管之间的配合也自然是未来的重点。比起清理问题视频、问题账号等做法,如何保证内容安全的前提下,做出平台特点将是在“下半场”突围的重要话题。
打响下半场 从争夺“网红用户”开始
对如今的短视频行业来说,注重信息内容传递的平台逐渐走向领域的垂直化、细分化,固定用户群体逐渐形成。而对以用户提供内容为核心的短视频“社区”来说,优质内容和“网红”资源对流量的带动性不言而喻,这一点,也在微视平台的“复活”计划中。
近期,一份关于“微视30亿打赏优质短视频原创内容者”的项目说明书在网上流传。对于这一具体数字,微视方面并未回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与企鹅号密切合作,在未来企鹅号重点扶持短视频内容的前提下,让内容创作者实现分成收益。”在这份官方回函中提到,微视正式重新运营的时间为2017年8月。此前,腾讯曾于去年4月宣布关闭该应用。从主界面相似的结构、分类,到对优质短视频内容制作者的“拉拢”,有人认为这是对抖音的直接“挑战”。
毫无疑问,优质的内容是吸引并留住用户的关键,尤其在抖音、微视,甚至是美拍这样重视频效果和是否“好看”的平台。在这基础上,视频制作者尤其是优秀的原创者将是各大短视频平台的争夺对象。而利用短视频平台进行产品销售、话题营销甚至是网红用户的粉丝效应,这些潜在的变现模式都需要用户流量基础。
整改期的短视频行业“静悄悄”,或许也在蓄力等待下一轮的突围。
北京晨报记者 张晓莉 张羽
编辑:曾珂
关键词:短视频行业“中场战事”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