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书写新时代奋斗者的答卷——从黄大年到钟扬的时代启示
铭记,是为更好的前行——新时代新起点,奋斗者的故事激励着后来者,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什么是天堂?有希望的地方。什么才能带来希望?种子,哪怕只有一颗。”
2018年4月,草长莺飞的时节。缅怀钟扬的原创话剧《种子天堂》在复旦大学首演。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当这句台词响起,钟扬穷其一生坚守的信仰,恰如一粒粒种子,正在人们心底生根发芽。
2017年9月27日,钟扬遗体告别仪式在银川举行,700多家单位和个人敬献的花圈从告别大厅一直排到门前广场,将这里变成一片花海。
和老人商量后,钟扬的妻子张晓艳做了一个出乎人们意料的决定:把138万元车祸赔偿金全部捐出,成立基金会,用来奖励上海和西藏的优秀师生。
“这是爸爸用命换来的钱,我们还是应该用在爸爸的事业上。”钟扬年仅15岁的小儿子,这样怀念着爸爸。
生命无法永恒,精神却能不朽。
2017年的冬天,钟扬在复旦大学指导的第一个藏族植物学博士、西藏自治区种质资源库主任扎西次仁出发采集种子;西藏大学教授拉琼等一批年轻学者担起了生态学学科建设的担子:“虽然困难,但我常会感到,钟老师就在前面引路。”
钟扬生前曾说:“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
吉林大学地质宫里,507室的明灯已经熄灭,隔壁的房间却仍旧灯火通明。
按照黄大年生前设计的战略规划,黄大年团队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地壳一号万米大陆科学钻探钻机已在大庆油田创造了6700米井深的新纪录,智能化重载荷物探专用无人机搭载平台已建成,航空重力梯度仪工程样机研制重点研发项目已启动……
黄大年事迹报告团成员、吉林大学党委统战部副部长任波说:“似一股清流,又如一盏明灯,黄大年与钟扬的故事,点亮了信仰之光,照亮了报国之路。”
“大写的人,纯粹的人,永远活在人们心里的人!”黄大年、钟扬的感人事迹令无数网友“泪奔”,更令亿万国人思考:这个时代,为何如此热切地呼唤奋斗?
因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惟奋斗者进,惟奋斗者强,惟奋斗者胜。
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占领世界科技制高点,不可能靠化缘要来核心技术;一个13亿多人口大国迈向现代化,更不可能靠“搭便车”改变命运。
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奋斗;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需要奋斗。
“在这艘驶向民族复兴的大船上,没有坐享其成的乘客、事不关己的看客,你,我,他,亿万中国人,都是划桨者、搏击者。”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级博士研究生崔开明说:“只有喊着同一个号子,朝着同一个方向,才能奋力驶向梦想的前方。”
铭记,是为更好的前行。
从校园到社区,从厂矿到军队,黄大年、钟扬的故事传遍四方。奋斗者的精神力量,正与新时代的使命召唤相辉映,鼓舞着更多人为梦想而拼搏,与时代同奋进。
平均年龄35岁的吉林大学黄大年团队,平均年龄34岁的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7岁的中国“天眼”研发团队……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正是中国奋斗者英姿勃发、生生不息的写照。
“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激活人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激发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让奋斗成为社会风尚,让社会的活力充分释放,让创造的伟力竞相迸发。”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说。
黄大年、钟扬……仰望星空,奋斗者的精神之光熠熠夺目。正是这璀璨的星光,照亮了我们的前行之路。
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3亿多中国人民发扬伟大奋斗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的澎湃力量,就一定能书写新时代奋斗者更加精彩的答卷!(参与记者 吴振东)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黄大年 钟扬 时代启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