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背亡妻回家的男人:我既不情义也不薄情 只是平常人

吴加芳的这间老房在地震中垮塌,断壁矗立的房间长出莫名的草木。
【人物档案】
吴加芳,55岁,四川省绵竹市兴隆镇广平村人。在汶川大地震中,吴加芳因一张骑摩托车背亡妻回家的照片,被称为地震中最有情义的丈夫。不久他又因闪婚和离婚引起争论,“从情义男到薄情寡义男”。
如今,他从伤痛和阴影中走出来,过上坦然平淡的生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三个心愿。
十年,依然无法忘却。
5·12,汶川,一个刻度,一场裂变,一道过不去的坎,一块敲在人心的钟。
时间永在流逝,我们也擅长遗忘,但有些记忆会冻结时间,对抗遗忘。
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这不是统计学上的冰冷数字,而是那些鲜活生命在生死墙上的清晰“签名”。
他们就是我们,有着对生的炽热,对爱的追寻,对未来的憧憬。但那场劫难丢出了不仁的骰子,于是那些逝者为生者承受了死亡,而生者则用记忆接续记忆,延续他们曾泛起在内心的生如夏花的期望。
是故,我们得沿着记忆溯洄和凝望,望是为了不忘。
我们不能忘记那一瞬的地动山摇、生命零落,不能忘记那些抗灾和救灾的身影,不能忘记首次为震灾逝者降下的国旗,不能忘记灾后毅然的重建、汶川决然的重生……
每次回望,总有些名字会像弹窗那般,从公共记忆的页面弹出——敬礼娃娃、吊瓶男孩、芭蕾女孩、背妻男、“猪坚强”等。这些名字经常带我们“温故2008”,让我们在经历者向死而生的能量中掂量生的分量。
而如今,废墟之上繁花生长,结痂的伤口处生出了新的肌肤。那场重创生灵的灾难,也确实在以历史进步为补偿。
但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回望——哪怕再厚重的记忆,都无法压过灾难的重量。
十年生死两茫茫,无法不思量,心中自难忘。
吴加芳如今爱养花。花种养在房顶,每天傍晚放了工,换身干净衣服,他就到房顶侍弄花草。
花开得很别致,一根长梗上四朵花,花朵火红,个个成双成对的,像电线杆上的四个大喇叭。这种当地俗称“炮打四门”的花,吴加芳不晓得学名叫做朱顶红,但一直晓得是亡妻石华琼的生前所爱。
这些红花,妻子曾亲手种在老屋前的坝子上,每一株都成双成对,甜得像两个人的感情。大地震时,断壁残垣落下来,砸毁了花,也带走了妻子。他把妻子安葬在老屋前的麦地里,坟边也种满这种红花,抬眼就能望到。后来,吴加芳各地打工,花朵娇弱,渐渐颓败。
十年了,陌上花败复花开,大地震后的前五年,他陷入“情义男到薄情寡义男”的舆论漩涡中,痛苦不堪,后五年,他努力让自己从伤痛的阴影中走出来,回归平淡。
“我总算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了,但我忘不了过去。”现在,吴加芳每日在工地上做泥瓦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三个心愿:修葺后房,给亡妻修坟立碑,让儿子尽早结婚成家。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背亡妻回家 地震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