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基层靠什么留住人才?政策待遇需倾斜、打破职业天花板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大海乡中心学校校长朱龙照——
乡村教师,盼着眼界更开阔
本报记者 徐元锋
眼前是一栋老旧的三层小楼,沿着逼仄的楼梯,记者来到顶楼。朱龙照的办公室陈设简朴、干净。
大海乡,是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乡。会泽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大海乡一直是乌蒙山苦寒之地,仅能种些苦荞和洋芋,连山羊都受不了这高海拔和低气温,山上只有绵羊。这里的人巴不得把闺女嫁出去、孩子走出大山。
朱龙照是上世纪80年代师范生,毕业后直接到大海乡的村里当老师。扎根山乡教育37年,朱龙照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被云南省教育厅授予“勤工俭学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现任大海乡中心学校校长。在他的管理下,中心校连续12年被县教育局综合考评为一等奖。
朱龙照向记者细数如今的好政策。一是小学教师可以评“副教授”了,去年和他一起获评副高职称的,全大海乡有10人,今年预计又有30多人。二是工资涨了,目前每个月打到卡里的工资有8400多元,这个收入在山乡不算低。三是乡村小学的老师离家远的一般有宿舍,每年都有一周培训,假期里还有继续教育的培训。
朱龙照告诉记者,“乡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在会泽基本实现,老师的办公条件好多了。“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有的学校在破庙里上课。现如今,学校基本都是楼房,还有开垦出来的勤工俭学基地,学生可以在里面打工。”他说。
朱龙照坦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和政策已经很好,顶层设计固然重要,但对基层而言,一个县一个乡的“土政策”“小环境”对老师的影响更直接。大海乡乡政府每年挤出10万元办公经费,教师节奖励教师,钱虽然不多,效果却很好。“基层留住人不仅靠福利待遇,更重要的是得让老师有荣誉感,感觉到实实在在被尊重。”朱龙照说。
基层艰苦地区教育人才还有哪些苦恼?朱龙照说:“想离开的,尽量帮他们离开。留下的,都是倾情投入的。”他分析留不住人的原因,一是尽管办学条件改善,但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比起来差别还不小,住宿、伙食、取暖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校舍条件远远赶不上发达地区。二是艰苦地区教师尤其是年轻老师,面临的诱惑和压力大,同学、亲友之间都会有比较,难免“身在曹营心在汉”。“特别是由于自己‘进山下乡’,要么家人得跟着来,子女不能在城里上学;要么两地分居,自己缺席孩子的成长教育,心里不踏实。”三是最近几年基层教师到市外、省外的培训机会很少,朱龙照说:“让老师们到发达地区开开眼界很有必要,许多老师给孩子讲天安门,可自己还没去过呢。”
点 评
“想离开的,尽量帮他们离开”,朱龙照老师对留住乡土教育人才的认识深刻、接地气,引人思考。我们既要想办法把优秀人才留到基层,也要尊重人才培养规律,把实现基层人才的良性流动当做制度设计的“着力点”。
要吸引人才留在基层、留在艰苦地区,就要把政策和待遇向他们倾斜。国家改革职称制度,幼儿园、小学老师都可以评副高,广受点赞,是因为抓住了基层教育人才的“痛点”,打破了他们职业发展的“天花板”。
除了国家宏观政策,一个县乃至一个乡的“土政策”,有时候更能瞄准基层的“痛点”,因地制宜更能体现“靶向”效果。虽然艰苦地区和基层财力有限,但留住人才不只是靠待遇,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物质不足精神上补”,也有助于老师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另外,贫困地区有必要充分利用发达地区对口帮扶等条件,输送教师外出培训或者跟班一起工作,既能提高其自身素质,又有利于扶智和扶志。
——云南大学党委副书记 张昌山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基层 留住人才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