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山西高平发现8幅炎帝行宫壁画蓝本底稿 色调鲜艳

5月22日,农历四月初八,神农炎帝诞辰日。“炎帝故里”山西高平发现一套明清时期高平炎帝行宫修缮时的壁画蓝本底稿。

山西高平是神农炎帝故里,拥有着最为密集的历史遗存,典籍记载翔实丰富,历史文脉清晰可见。
此次被发现的共8幅与高平炎帝行宫有关的壁画蓝本底稿的收藏者是当地研究炎帝民俗文化学者王永忠。他介绍,8幅壁画内容以水墨画的形式绘制在较为粗糙且略微发黄的长方形草纸上,其边缘用蓝色颜料勾画出在绘画上称为“开光”的边框。8幅壁画蓝本底稿的尺寸规格大致相同,长约29厘米、宽约26厘米。

每幅蓝本底稿都写有文字,分别用篆体书写“炎帝”“神农耕种”“遍尝百草”“远播五谷”“弓射渔猎”“医药针灸”“万世宗祖”“演奇楼敬绘之祭祈风调雨顺”等文字,可谓总结了炎帝一生的功绩。
虽然8幅壁画蓝本底稿色调还保持鲜艳,但均出现颜料脱落现象。王永忠表示,这说明当时画匠使用的是矿物质颜料。

至于如何断定蓝本底稿与炎帝行宫有关,王永忠介绍,高平现存有炎帝陵、炎帝行宫、炎帝寝宫、炎帝高庙等庙宇院落35处。而高平炎帝陵所在的庄里村五谷庙,为历代高平炎帝庙之首,有“上庙”之称,与羊头山神农城的炎帝高庙、中庙村的炎帝中庙、故关村的炎帝行宫、东关的炎帝下庙(现已不存)及上党地区广布的炎帝祠庙形成一个完整的神庙体系。
经王永忠考察,在高平现存的炎帝神庙中,只有炎帝行宫的戏楼被称为“演奇楼”。8幅壁画蓝本底稿中,其中写有“演奇楼敬绘之祭祈风调雨顺”字样,恰恰将这套壁画使用范围限定在炎帝行宫的演奇楼。
王永忠的说法与2011年10月由高平市炎帝文化研究会编著、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炎帝古庙》中的记载相吻合。

故关村位于高平市区北部15公里处的神农镇。炎帝行宫就在村南,坐北朝南,一进式院落。大门门楣上有砂石质浮雕刻字“炎帝行宫”四字。
“神农炎帝行宫,磐基在故关里村前,肇建太古,无文考验。祠在换马村东南,现存坟塚,木兰绕护,然祠与宫,其相去几柒百余步矣。”从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重修炎帝行宫碑》记载,炎帝行宫的创建年代已无法考证。但从现存庙内的碑刻文字记载可以看出,从明清时期屡有修缮。
如今,炎帝行宫的正殿、东西耳殿、舞楼、耳房、圣贤殿均为清代遗构。
从现存的8幅与炎帝行宫演奇楼有关的壁画蓝本底稿的绘画风格来看,王永忠表示,这应当出自晚清时期的民间画匠之笔,画功并不是很精细。
50岁的王永忠是当地知名的收藏和研究炎帝民俗文化的民间学者。经过20多年的积累和收藏,他收集了大量的各个朝代的炎帝像、炎帝文化书籍和散落于民间的与炎帝文化有关的唱词、木雕、石雕、瓷雕、画像等民俗文化藏品上百件。这些与神农炎帝有关的系列物品,为专家学者研究高平炎帝文化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料。
近年来,高平当地连续举办海峡两岸神农炎帝农耕文化节,来自海内外数以万计的人们来到这里祭祀神农炎帝,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信仰的重要平台。
编辑:杨岚
关键词:炎帝 行宫 高平 炎帝行宫壁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