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直击丹东楼市:不仅中国人买,韩国人也来看房
有投资客说,这里100套房,不够南方买个别墅
不仅中国人来买,韩国人也组团过来看房子
丹东的温州商人却说:我不心动

几天前,十几个老板走进了张逢图的办公室,兴奋地和他说,他们刚买下了一幢楼。
“只有是江景房就要。”买的时候,他们这样告诉售楼小姐。
面对眼前这些涌入丹东的各地投资客,张逢图笑笑,他更关心的是更长远的商机。
张逢图在丹东有七年了。他现在经营一个巨大的建材市场,另一个身份是丹东温州商会的执行会长。
所以,不少浙江老乡来丹东,都会找他。
前几天,我们见面的时候,手机里都跳出一条消息:丹东出台新规遏制炒房。
我问他,这么多外地人来炒房,你有买吗?
他说,一套也没买。
我又问他:就没心动过?
他还是说,没有。“我更关心怎么做好实业。”
捡白菜一样的房价
张逢图刚刚接待了一拨来这里投资房产的客人。
这个几十名老板组成的投资团在丹东有一段时间了。
他们是第一批来的,然后,不断有人加入,为此,还专门租了一辆商务车,负责接送和招待。
在一个楼盘里,他们买下了所有江景房,除了四层以下,“是江景房就要,不是江景房不要。”
他们绘声绘色地和张逢图聊起他们略带刺激的买房经历。
因为三四千块钱一平方的价格,对他们来说,“就像捡白菜一样”。
一位老板说,一幢楼一百套的话也就三四千万,在我们那边买套别墅都不够。
其中的一位是专业的炒房客,哪里有商机,就往哪里飞,前不久刚去过海南。
“现在丹东一限购,他们有的飞去吉林了。”张逢图说,在过去的大半个月里,这样的投资客他见到了很多。
不仅中国人来买,韩国人也组团过来看房子。一次来了百来人。
“韩国人会经常带着球杆飞到丹东打高尔夫,这里便宜,所以来买几套房子也正常。”
而张逢图身边的朋友却来得很少,“我们温州人炒房以前很有名,现在少了很多,要炒也都去国外炒了。”
“我不心动”
看着他们疯狂地买房,张逢图自己却没有下手。这让有些人意外。
“张总,你怎么不多买几套?”有老板这样问。
我也问他,为什么你不买?
“你做实业这么辛苦,炒房赚钱多快啊。而且,你要买太方便了。”
他笑笑这样回答:“你说得没错。”
2009年,张逢图就在杭州买过一套房子,不到一年,就差不多赚了一倍。
但是,做实业,你要考虑资金周转,要考虑这么多员工,要考虑企业发展,太累了,压力大。
这样比较为何不去炒房?张逢图向记者解释:“做实业,就像养自己的孩子,虽然养育的过程很辛苦,但是你培养好了,会有一种不一样的自豪感。炒房,就是个买卖。”
“我们不是纯粹说为了赚钱。”他这样说。
在他看来,实业才是根本,是自己应该坚守的东西。“主次要分好,专业的东西要做好,不能忘了根。”
他说,一辈子没多少年,还是要努力做点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即使最后亏了也无所谓,以前来的时候也是没钱的,大不了回家种田吧。所以,我也没把心思放在炒房上。房子有的住就可以了。”
更大的商机
虽然没有买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看好这个城市的未来。
相反,他看到的是更大的商机。
张逢图1977年出生,17岁就离开了温州泰顺老家,那年,他才读了半个学期的高一。
因为家里穷,他和很多温州人一样,带着250块钱开始走南闯北。2011年,积累了一定资本的他通过一次招商会来到丹东,开始经营建材市场。
那时,他公司所在的地方,还是一个村庄。
如今,他正在建造一个50万平方的建材市场,包括了住宅等配套。他计划在五年的时间里实现。
四年前,张逢图做了丹东温州商会的执行会长。在丹东有两千多温州人,在此经商创业。
他眼中,对于和朝鲜一江之隔的丹东来说,对面的朝鲜,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无论,这个邻国的未来,是不是和中国一样走向改革开放。现在,他有很多朝鲜客户,比如其中有一个客户每年仅瓷砖的交易额,就达到5000万元。
之前经营有些困难的那几年,有朋友打电话给他:“你怎么还在丹东?怎么还不走?”张逢图说,为什么要走?
在外人看来的种种不安,其实在当地并没有感觉。正常的贸易和往常一样。
最近随着大环境的日益改善,除了房地产,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别的商机,比如,最近有十几个建材行业的大品牌陆续找到了他,愿意进驻他的市场。
碧桂园、保利等大型房产集团也陆续进驻。
有来自义乌的老板,也在和张逢图谈合作,比如如何让义乌小商品源源不断地卖进朝鲜和韩国,如何在丹东设立一个转运站等等。
毕竟,朝鲜人太缺这些小商品了。
还有巨大的演艺市场、旅游市场。张逢图刚刚给朋友定制了去朝鲜的旅游线路,六天的商务考察团,一万多块。
他眼里的丹东
几年前,张逢图就把孩子接到了丹东,在这里读书。“在杭州,孩子太辛苦了,作业多,压力大。”
在他眼里,丹东是一座适合养老的安逸小城,有海有江,生活节奏慢,房价低消费低,没什么生活压力。
比如天气一热,丹东人就会三三两两地在江边摆个烤炉,开始烧烤喝啤酒。
对于最近火爆的房产市场,当地人大多没多少兴趣参与,他们还是喜欢把钱存在银行。
“是外地人沸腾了这个城市。”张逢图说。
很多当地人不会在新区买房,他们看来,新区像是一个“鬼城”,张逢图的看法正好相反。
“鸭绿江大桥一通,连接韩国的高铁开建,赚钱的机会多了,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涌进这里”,他这样说。
本报特派记者 史春波 文/摄 发自丹东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丹东楼市 中国人买 韩国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