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看点 看点
云南:走绿色发展之路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4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这是继2016年1月5日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专门就长江经济带发展召开座谈会。
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沿岸的两次考察调研,生态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绿色发展等都是他最大的关切,“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也被多次强调。近年来,地处长江上游的云南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排头兵”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省形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想自觉,形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行动自觉,在推动长江经济带保护与发展中体现云南担当、作出云南贡献、交出云南答卷。
禄劝经济林
固土增收两不误 筑起上游绿屏障
云南位于长江上游,金沙江干流在其境内长1560公里,金沙江流域覆盖了迪庆、丽江、大理、楚雄、昆明、曲靖和昭通7个州(市)。
奔腾的金沙江从昆明市禄劝县蜿蜒穿过,川流不息的普渡河、掌鸠河、洗马河纵贯境内日夜流淌,径流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21条河流在禄劝县纵横交错,最后汇入金沙江流入长江,禄劝也因此被冠以“三水一江地”的美称。
初夏的五月,位于金沙江流域的禄劝县翠华镇绿意盎然,站在离普渡河不远的翠华镇界牌大村的半山腰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岗上、山腰上,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特别是那白色的板栗花,更是格外显眼。
“远处那些白色的都是板栗花,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应该会有个好收成。”翠华镇党委书记付应芝一边指着山坳上的板栗林,一边介绍说,翠华镇地处低热河谷地带,立体气候明显,适合种植板栗,且当地的板栗成熟期比全国市场早20天左右,下市时间又比高寒地区的板栗晚20天左右,这一时间差能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种了20多年板栗的许开顺,是翠华镇从事板栗种植较早的农户,从1995年起开始试种,1998年开始大面积嫁接。“最早种植板栗是为了预防水土流失,但后来发现种板栗不仅能预防水土流失,还能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许开顺说,20多年来,他的板栗越种越多,如今已发展到了100多亩,年收入可达50余万元。
“这里山地居多,以前大伙儿最怕的就是一场大雨过后,雨水把庄稼冲得七零八落,有的甚至绝收。”许开顺说,在过去那个生产力落后的年代,村民们是否能填饱肚子都得看天气。可喜的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四周的荒山上都种满了树木,发展起了经济林,老百姓的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下一步,我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带领村民一起发展板栗产业,把周边的荒山都变成咱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付应芝介绍,现在有的农户已在板栗树下发展起了生态养殖产业,种植板栗用的大多是农家肥,日积月累下来,不仅能够提高板栗的口味和品质,还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而更好地保护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做好生态安全保障。
据了解,2012年以来,禄劝县新种植核桃80.8万亩,全县总面积达110.8万亩;种植板栗24万亩;在金沙江沿岸进行石漠化治理和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引导推广花椒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禄劝县已初步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和谐共进之路,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发展适合的产业,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这不仅为当地百姓构建起了一个个“绿色银行”,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更在金沙江沿岸竖起了一道道绿色屏障。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发展 生态 绿色 保护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