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农历五月的养生四宝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 刘绍贵
端午节,正值农历五月初。农历五月古称中夏、午月、雨月、恶月,是万物生长繁茂、桃红柳绿、各类应季果蔬上市的季节。但由于时近盛夏,湿热郁蒸,蚊蝇滋生,百虫活跃,多种常见疾病也在此时趁机流行起来。因此,在2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就特别重视这一时间段的疾病防疫和健康养生,创立了辟邪免灾、烟熏消毒、“蓄兰沐浴”等防病养生方法,并特别从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开始在门墙上挂菖蒲、艾叶、青蒿,食用大蒜,或用雄黄辟邪杀菌,甚至饮用极少量雄黄酒。
时至现代,因人们认识到雄黄有毒,饮用雄黄酒可致中毒,故此习俗已基本免除,但悬挂菖蒲、艾叶及青蒿,食用大蒜的习俗依然时兴。在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文献《荆楚岁时记》中即载有端午时节民间“以艾为虎,菖蒲为剑”,悬于门户驱邪避晦的习俗,其后尚有把艾草、菖蒲和大蒜并称为“三友”者,即以菖蒲作剑,艾草作鞭,大蒜作锤,避退毒虫,抑杀病害,斩妖除魔,驱毒避邪。发现青蒿治疟后,人们将此四物视为农历五月的养生“四宝”。
菖蒲,驱蚊能手
菖蒲有石菖蒲、水菖蒲之分。石菖蒲多野生于山涧溪流和水石缝隙处,植株稍矮小;水菖蒲多生于池塘水草边或溪沟边,植株稍高大,剑叶更长,根茎略粗壮,色微红。民间在端午期间悬挂于门前的多为水菖蒲。它还被称为“天下第一雅草”,一度成为文人雅士栽种、把玩之品,苏东坡等著名文学家和诗词学家多有咏赞,如苏东坡诗赞:“碧玉碗盛红玛瑙,青盆水养石菖蒲”“斓斑碎石养菖蒲,一勺清泉半石盂”,并称菖蒲“忍苦寒,安淡泊”。
菖蒲在民间素有“驱蚊小能手”的称号。古代农历五月初五,人们用红布条或者红颜色的线将菖蒲系起,插在门楣上,让此时活动频繁的蛇虫鼠蚁绕行,以防止传染疾病。
菖蒲入药历史悠久,2000多年前的医药著作中即有记载。中医认为,菖蒲味辛、苦而气香,性温,属芳香开窍药,可以帮助人体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古代多用于痰蒙清窍、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及湿浊蕴阻脾胃等病症。现代医学证明,菖蒲中主要含有的挥发油等成分,具有镇静、抗惊厥、抗抑郁、改善学习记忆和抗脑损伤等药理作用,为中医临床较常用的药物,一般用量3~10克,多配入复方中用。
青蒿,对抗暑热
青蒿,亦名蒿、草蒿、方溃、香蒿。将其挂在门庭,用于驱除山岚瘴气的方法古已有之。
中医认为,青蒿性偏凉,能清虚热、除骨蒸。对夏季外感暑热,发热烦渴等症状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另外,对夏季流行的疾病,如疟疾寒热、湿热黄疸等,都可用青蒿防治。
现代医学证明,青蒿主要含有青蒿素、青蒿酸、青蒿醇及黄酮类、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疟作用。其实,早在我国晋代,在著名的医学家葛洪的著作中,就有用其治疗疟疾的记载。当代屠呦呦等科学家成功提取了青蒿素,使世界上无数疟疾患者免除了病痛,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艾叶,灸治百病
艾叶,亦名艾、艾蒿、艾草、医草、灸草、冰台,被民间作为“避邪宝器”。端午或整个农历五月将艾叶悬挂于门庭已成它的“专利”,3000多年前即有艾叶烟熏的记载。
艾叶作为中药使用的历史极为悠久,《诗经》即有采艾的记载。用艾煎汤,熏洗、沐浴,或用艾烟给空气消毒,把艾做成灸条进行艾灸,或用鲜嫩的艾叶作成艾糍粑粑……《孟子》中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说的就是艾灸这一中国最古老、神秘的医术。
中医理论认为,艾叶功效独特,既可温经止血、安胎,又可逐寒湿、理气血,常用于虚寒性的出血证,如吐血、便血、崩漏下血、月经不调、痛经、寒湿带下、胎动不安、心腹冷痛、虚寒性泻痢、皮肤疮疡、疥癣等多种病症。古人尚认为艾叶制成灸条后能“灸治百病”,取其能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血色、焕发健康神彩。艾条点燃后,气味独特,“可沦肌浃髓,温暖如阳,弥久不消”,让人回味无穷。
现代医学证明,艾叶含有挥发油和黄酮成分,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凝止血、抗哮喘、抗过敏、镇咳、祛痰、抗炎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等药理作用。但艾叶性温、香燥,内服用量不可过大,且不宜长期使用。
大蒜,护佑全家
大蒜,亦名葫、葫蒜、蒜,既为多种菜肴的极常用调料,也为许多人喜食的食材,更为多种疾病预防和治疗的良药和五月端午餐桌上必备的一宝。
大蒜入药、入膳和作为调料的历史极为悠久。相传,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兵征服南蛮,擒拿孟获,不料孟获暗施毒计,把诸葛亮的军队诱至秃龙洞,那里毒蛇出没、瘴气弥漫,蜀兵皆染瘟疫,而那里还有哑泉、灭泉、黑泉和柔泉的毒水,人饮之皆死,孔明一时无计,求助于一位隐士,隐士告以每人口含一叶“韭叶芸香”,即可避难。孔明依计而行,果真全军平安。后有人告知“韭叶芸香”就是大蒜。
大蒜入药,始载于两晋南北朝时陶宏景所著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一书,载其味辛辣,性温且较燥烈,可以温暖脾胃而行滞、解毒消肿、杀虫、止痢,可用于饮食积滞、脘腹冷痛、痈肿疮疡、疥癣、肺痨顿咳、痢疾、泄泻,以及蛲虫病、钩虫病、蛇虫咬伤。“去水恶瘴气、除风湿、破冷气、伏邪恶”。
现代研究其主要含有大蒜油、大蒜辣素、大蒜素等成分,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球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可预防流感,治疗感染性疾病,驱除人体寄生虫,并具有降血脂、防止血栓形成、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降糖、保肝、延缓衰老、降低癌症发生率等作用。但由于其性温热燥烈,有口疮、痔疮、热结便秘者不宜食用;发热性疾病、气血虚弱者、目赤肿痛、牙龈发炎、咽喉炎患者均应忌食或慎食;胃炎胃痛者不宜食,小儿和孕妇不宜食。喜食和能食者亦应适当控制摄入量。
编辑:赵彦
关键词:农历五月 养生四宝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