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学生族催热“暑假经济” 家长直呼变“烧钱季”

中新网柳州7月23日电 (周潇男)下周,11岁的唐安琪就要动身去美国参加游学。短短13天的时间,妈妈秦女士支付了3万多元(人民币,下同)的费用。除了游学,秦女士还给女儿安排了暑期培训,花费5000元。按这个安排,唐安琪今年暑假花费将超过四万元。

家住广西柳州市的李女士儿子即将进入小学,为了填满孩子的暑假时光,她给孩子报了8个兴趣班,一周7天都排上了课。在填满了孩子的暑期生活之后,也掏空了家长的钱袋子。李女士算了算,一个暑假,她给孩子缴纳了近万元的费用。她表示:“别人家的孩子都去上各种兴趣班,或是出去游学开阔视野,让自己的孩子窝在家中,我实在是坐不住。”
补知识、补见识、补特长、补体格……暑假几乎成了中国家长们给孩子“大补”的最佳时机,随之而来的则是花销的不断增加,家长直呼假期变成“烧钱季”。
兴趣班、辅导班……这些传统项目依旧是暑期经济的传统“卖点”。今年,中国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8年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暑期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丰富学生暑期生活,各类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要统筹调配师资,尽量多开设一些丰富多彩的兴趣班,满足中小学生的暑期需要。
不仅是柳州这个中国西南城市出现如此盛况,在中国各城市都出现了暑假各类兴趣班报名火爆的现象,家长们都进入暑假“刷卡模式”。选择的兴趣班不尽相同,但是让孩子文化艺术体育都要兼顾到,是家长们的共识。
除辅导班、兴趣班之外,中国的家长为了能让孩子过一个轻松、愉快的暑假,许多家庭选择了暑假出游,假期旅游成了香饽饽。不少家长希望通过带孩子外出旅行的方式,让孩子增长见识、拓宽视野。

广西南湖国旅柳州分公司的工作人员李女士表示:“在暑假,一般8月份的热门路线在7月份就已经报得差不多了,报名长线游的旅客身份多数是学生暑假参团的,有一大半是亲子游”。
不少旅行社针对学生专门制定了亲子游、夏令营、毕业之旅、海滨之旅等特色旅游“套餐”,当然,这些旅游项目收费也随着假期的到来而水涨船高。计划暑期带孩子去湖南张家界旅游的谢女士说,通常一个暑假下来,是乐了孩子,“瘦”了钱包。
为了迎合市场新需求,各路商家使出浑身解数,玩出不少新花样,力求分享暑期经济这个“蛋糕”更大份额,不少购物中心都将商场变成了“游乐园”。在这里,孩子成了主角,商场内增设了儿童配套设施、举办儿童时装秀等,多种亲子活动不断上演。
此外,在假期各大影院人气爆棚之时,健身房、羽毛球馆等运动场馆也成为学生们的“大本营”,且各种学生优惠非常引人眼球。
在满足了孩子各种花销的同时,不少家长开始吐糟“暑假过不起!”近期,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朋友圈疯传,道尽了一些家长暑假消费的苦恼。

对于孩子暑假兴趣班花费不菲这个问题,在柳州任教的何华英老师认为,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和经济条件都不一样,没有真正的对或错。如果孩子愿意并且接受家长的安排,不管出不出国,补不补课都是可以的。其实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最好的学习是在实践中体验、最好的成长是按照自己原来的样子成长。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是美好的,但更应该学会“量力而行”,用“花钱精”代替“花钱多”。(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中国学生族 “暑假经济”


北京永定门城楼举办“我爱你中国”迎国庆灯光秀
精彩民俗庆丰收
非遗剪纸迎国庆
喜迎国庆 我和国旗合个影
江西小学生千条红领巾拼巨型国旗迎国庆
2018汤显祖国际戏剧交流月在江西抚州举办
世界最高公铁桥沪通长江大桥主塔成功封顶
2018年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在石家庄开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