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风口还是泡沫? 共享办公行业将迎新一轮密集融资

2018年08月07日 07:27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裸心社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提到,与WeWork合并的过程需要3到6个月。在介绍核心优势时,两家工作人员都提到会员制以及定期举办免费活动,称这些可以帮助租户认识更多的人,拓展人脉。

一位共享办公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随着创新创业的推进,大家一窝蜂进入共享办公领域,但是单纯的办公功能无法延续共享办公的生命,目前行业几家头部企业能够整合资源,将小微企业的发展需求构成一个创业生态。

“把共享办公室当做创业和交流的空间,采用咖啡、沙龙的形式让大家互相促进,互相交流,其实这里好多公司都是可以有业务联系的,这是其比单纯办公更重要的”,黄秋这样认为。

“行业主要的玩家开始从出租办公位,进化到创业综合服务提供商,整合了包括办公、税务、法务、营销等一系列服务。”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共享办公空间作为一种创新商业模式值得期待。

这或许也是氪空间所看重的。氪空间官网提到,以空间产品构建线上线下社群,在提供联合办公空间的基础上,从用户需求出发推出更多围绕办公生态的服务。

“回效慢”是痛点,SOHO 3Q正转型

共享办公“回效慢”被认为是行业的共同痛点。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今年4月曾表示,办任何的办公地点,盈利就是其目的。2014年他在美国等国家参观了WeWork之后,决定把共享办公概念引入中国,随后推出了SOHO 3Q。

而近日潘石屹在宣布SOHO 3Q转型时表示,他最近开始反思包括共享办公在内的创业热,很多创业公司拿到融资之后开始烧钱扩张,但赚钱盈利的基本问题都没有解决。

因此,潘石屹对SOHO 3Q的定位进行调整,不再主要服务创业企业,而是要成为中国最大的办公楼综合服务商。对于此次调整,潘石屹说,“我们发现为中小型的创业者服务的话,出出进进太麻烦,我们基本上是平均半年时间换上一批,我们的出租率一直在88%左右,而做定制服务的话出租率就是百分之百。”

分析认为,企业定制化办公转换率较低,员工的流动问题由企业内部解决,不再需要SOHO 3Q去考虑出租率,这意味着定制化的办公服务能提高运营效率,节省成本。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大家说共享办公领域泡沫很大是因为项目过多、一些缺乏运营能力的小企业难以整合资源,接下来还会面临一波并购。”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包括优客工场在内的几家行业巨头近期将有新的融资消息发布。

优客工场副总裁刘英认为,共享办公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共享办公首先都用玩空间的做法去做这个事情,但是现在开始转变,必须提供增值服务平台,共享办公才能继续做下去。”

新京报记者近日走访SOHO 3Q位于北京光华路的一处共享办公区,一些空间完成了新的改造,用户黄敏介绍,改造后主要是采光等方面有了提升。其介绍,选择SOHO 3Q的原因是价格比较合适,租期灵活,一个星期也可以租。对于SOHO 3Q定位的变化,黄敏觉得,站在创业者的角度,还是希望共享办公企业多一些灵活性。

新京报记者 陈维城 江波 实习生 童北晨 游佳颖(新京报记者梁辰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周佳佳

01 02

关键词:共享办公行业 密集融资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