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从上市公司半年报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新动向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题:从上市公司半年报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新动向
新华社记者刘慧
截至8月31日,除ST长生外的3555家公司半年报披露,交出上半年“成绩单”。总体看,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0.81万亿元,实现净利润约2万亿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均在10%以上。这份“成绩单”折射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向。
公司经营质量持续向好,实体企业业绩增速远高于金融行业。数据显示,沪市实体行业企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1万亿元,同比增加13%,实现净利润约0.6万亿元,同比增长25%;金融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4万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净利润约0.9万亿元,同比增长7%。实体行业对沪市公司整体净利润贡献占比也有所提高,达到41%,较去年同期增加4个百分点。
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石油、钢铁等传统中上游行业业绩增速居前,运行规范、技术先进的上市公司竞争优势凸显。上半年,沪市石油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4万亿元,同比增加13%,实现净利润696亿元,同比增加75%。钢铁实现营业收入4265亿元,同比增加15%,实现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增加134%。
一批先进制造、创新科技、新兴服务和消费企业经营业绩也快速增长。从上交所上半年数据看,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净利润95亿元,同比增加5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加2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净利润83亿元,同比增加36%。同时,深市957家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3.32%和20.77%,展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研发力度持续加大。深交所数据显示,上半年深市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合计1219.06亿元,同比增长17.92%;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27%,较上年同期增加0.12个百分点。中兴通讯、比亚迪、京东方A等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分别达50.61亿元、37.19亿元和36.45亿元。
必须看到的是,在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下,一些上市公司生产经营遇到一定困难。数据显示,沪市上半年共有149家公司亏损,占比与去年持平,其中多数经营净现金流为负,经营质量有待改进。
业界认为,亏损公司在上市公司整体规模中比例较低,但其经营情况也反映了企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如产业升级困难、技术创新不足、环保约束成本增加等。总体上看,需要继续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扶优限劣,支持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加快转型升级和资源整合,积极引入优质资产,努力改善经营。(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亿元 实现 上市公司 净利润 增加


SpaceX完成今年第18次发射 二手火箭将卫星送入轨道
三江源国家公园首次拍摄到黑狼活动影像
世界最大跨度双层公路悬索桥开始架梁
候鸟来的季节
华盛顿迎来今年首场降雪
NASA发现大型冰山崩解 正持续观察频率变化
法国举行巴黎连环恐袭事件三周年纪念活动
美国加州山火肆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