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赖小民落马142天华融“转舵回归”

赖小民落马142天华融“转舵回归”
华融成立资产保全部全面排查风险;有员工反思称,原来高度依赖负债驱动模式扩张规模,重投放轻风险
总资产从2009年的45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87万亿元;净利润从2009年的12亿元增长到2017年底的266亿元,不过上半年,华融这个一路狂奔的巨人遭遇了两大巨变:宏观环境去杠杆以及赖小民落马的巨震。从4月17日至今,赖小民已落马142天。其落马带来的余震仍在持续。
“今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和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下降,主要是在当前去杠杆的宏观大背景下,突发事件及市场因素同频共振的结果。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上半年,尽管业绩下滑,公司经营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9月4日晚间,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华融”)对外回应上半年净利润骤跌。
不过不容否认的是,赖小民主政时期遗留的风险正在暴露。近期,华融投资的多家公司风险暴露,中国华融经营层负责人透露,已成立集团资产保全部,督促各经营单元抓住有利时机化解风险、盘活资产。
同时,从华融发布的中报以及华融新掌舵人的表态看,华融正在转舵。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华融不良资产经营收入、利润占比有所提升,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收入和利润占比大幅下降。这与“赖小民时代”,华融激进的风格形成鲜明对照。在“赖小民时代”,华融金控布局迅猛扩张,不良资产经营主业营收占比曾逐年下降,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占比上升。
华融内部也在对赖小民粗放扩张展开反思。有华融员工反思称,原来赖小民主导的发展方式粗放激进,高度依赖负债驱动模式扩张规模,绩效考核过于激进,只讲利润额排名,利润导向性突出,重投放轻风险、重利润轻管控。
突发事件及市场因素共振,业绩下滑九成
华融称,公司近年来经营模式较为激进,增长速度大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难以持续
今年上半年,华融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明显下降。收入总额由2017年上半年的608.06亿元下降7.2%,至2018年上半年的564.47亿元。
从利润上看,上半年归属于公司股东利润6.85亿元,较2017年同期减少126.76亿元,同比下降94.9%。
对于上半年业绩表现,华融表示,主要是在当前去杠杆的宏观大背景下,突发事件及市场因素同频共振的结果。
其中,从公司财务结构来看,拨备增加和利息支出上升是主要因素。业务板块中,非金融类业务包括境内和境外业务板块的影响比较大。从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看,公司近年来经营模式较为激进,增长速度大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难以持续,出现回落也是过去非正常速度的理性回调。从突发事件来看,上半年中国华融经历了赖小民个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事件,短期对公司经营的影响不可避免。
华融转舵:不良资产经营收入占比升至六成
此前华融的金控布局迅猛扩张,不良资产经营主业营收占比曾逐年下降
4月17日赖小民落马后,华融新一届领导班子多次公开表示,中国华融将在业务发展上回归本源,聚焦不良资产经营主业,调整发展方式和业务模式。
华融半年报也显示出华融“转舵回归”的姿态。
从业务分类看,不良资产经营、金融服务、资产管理和投资三部分呈报财务业绩。半年报显示,三部分收入总额分别为346.79亿元、153.15亿元、100.29亿元,税前利润分别为56.21亿元、26.55亿元、-39.24亿元。从对总收入和税前利润总额贡献度看,三部分分别在收入总额中占比61.4%、27.1%、17.8%,2017年同期这一数据分别为58.0%、24.1%、23.4%;三部分在税前利润总额中分别占比200.9%、94.9%、-140.2%,2017年同期这一数据分别为66.6%、18.0%、24.4%。
今年上半年,华融不良资产经营收入、利润占比有所提升,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收入和利润占比大幅下降。此前的“赖小民时代”,华融的金控布局迅猛扩张,不良资产经营主业营收占比曾逐年下降,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占比上升。
华融2017年年报显示,中国华融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全年实现收入总额689.13亿元,对中国华融总收入贡献度达到53.8%,而投资收益高达441.8亿元,同比增长79%。
2017年中国华融二级资本债券募集说明书显示,2014年度、2015年度和2016年度,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分别为56.1%、53.9%和53.2%,税前利润占本集团总税前利润的比例分别为55.7%、53.7%和52.1%,也是逐年下降趋势。
同期,中国华融的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15.9%和22.8%,税前利润占集团总税前利润的比例分别为11.4%、13.9%和25.2%。
可以预计的是,“回归转舵”的这一态势会继续延续。“公司未来发展将不再单纯依靠加杠杆和做大规模,更侧重的是打好手中的不良资产主业‘牌’,做精专业、做强主业。”中国华融近日公开表示。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120亿,资产保全部成立
上半年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1.5倍;今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计提129亿拨备,并计提了相应的坏账淮备
赖小民时代,华融从不良资产经营迅速走向了多元化扩张之路,总资产从2009年的45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87万亿元。
赖小民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为什么力主推中国华融搞金融控股集团,就是因为过去不良贷款没有了,没饭吃了,现在我们可以做银行、做证券、做信托,这是综合经营最好的方式,可以提升抗风险的能力。”
很快,华融集齐银行、证券、基金、信托、租赁、期货、消费金融等金融全牌照,独缺保险牌照。
然而,金控集团拼图渐趋完成同时,华融卷入的风险事件也急剧增加。据新京报记者了解,在近期以来备受关注的神雾集团资金链危机、中弘债务危机、中国华信风波、天元锰业事件发生前,华融系企业都有向风险企业“输血”。
“之前媒体报道了公司一些客户的风险情况,对于相关项目的风险,公司组织进行了彻底排查,并制定了工作方案,正在稳妥处置”,9月4日,中国华融经营层负责人在中期业绩发布时表示。
上述负责人称,赖小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事件发生后,公司按照监管要求和自身管理需要,立即对存量风险项目及舆情关注项目开展了全面风险排查。
中报显示,中国华融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由2017年上半年的人民币47.156亿元增长155.6%至2018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20.536亿元,主要是由于本期本集团持有的部分金融资产信用风险暴露,拨备计提金额同比大幅增加。
在风险暴露的同时,华融开始加大保全资产力度。
中国华融经营层负责人透露,已成立集团资产保全部,督促各经营单元抓住有利时机化解风险、盘活资产。
保全资产的一个手段是诉讼。2018年中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本公司作为原告,争议标的额超过人民币1000万元的未决诉讼程序涉及的争议标的总额约为人民币356.43亿元,超过截至去年年底的数字。
记者查阅2017年报看到,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作为原告,争议标的额超过人民币1000万元的未决诉讼程序涉及的争议标的总额约为人民币294.44亿元。
“今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计提129亿拨备,并计提了相应的坏账准备,完全有能力抵御未来可能的损失”,上述负责人称。
除了诉讼,华融也在今年上半年全面强化了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以防止灰犀牛事件。
2018年中报透露,2018年上半年,本集团根据监管要求和风险管理实际,修订并印发了《风险管理基本规程》,进一步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全面风险管理系统数据集市正式上线,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下的母公司减值估值系统投产。
“上半年集团进一步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组织各单位对操作风险问题进行梳理,以源头治理和过程控制为核心,以防范风险和提高质量为重点,逐项制定整改计划,切实防范操作风险引发灰犀牛事件”,中报显示。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赖小民 落马142天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